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他提出天地万物“变化日新”的见解,认为一旦事物不动,就必趋腐败,“守其故物而不能日新,虽其未肖,亦而死”。不但自然界如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是如此。他强调:“三代之法,不可挟以为名,治后世之天下。”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王夫之    D.顾炎武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522年,马丁·路德在“致基督教徒贵族的公开信”中提出:每人皆为教士,有权照他个人之判断以及个人的理解解释《圣经》。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

A.使人们摆脱了宗教信仰            

B.抨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腐败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继承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19世纪的最后一天,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发表了新年祝词:“晴朗的天空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它们的存在使得物理学的优美性和明晰性黯然失色”,第一朵是有关光的运动问题,第二朵出现在能量辐射的问题上。说明了当时

A.经典力学面临非常严重的挑战       

B.近代物理学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的提出冲击了固有理论      

D.量子论的诞生改变了人的思维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的是

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

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C.《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D.《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

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   

B.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C.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D.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12年4月,孙中山在《上海南京路同盟会机关的演说》中说道:“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他强调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 国共合作的社会理论基础

C. 践行扶助农工政策             

D. 打击私人资本的垄断地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巴黎圣母院》和《西游记》这两部东西方文学巨著,享誉世界,深受不同年龄人们喜爱。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都源于对封建制度不满而体现出浪漫主义色彩

B.情节跌宕、离奇,体现明显现代主义文学风格

C.西学东渐使中国文学汲取法国文学的优秀因子

D.体现出启蒙运动追求自由、歌颂人性美的主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汉书·武帝纪》中记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这一措施导致

A.土地兼并严重                B.王国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C.七国之乱爆发                D.宗法原则被彻底地放弃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由若干小事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择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政府——三权分立

B.资产阶级代议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

C.两极格局瓦解——苏联解体——苏联体制僵化改革失败

D.世界市场形成——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萌芽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事可以佐证钱穆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近现代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一波三折,曲折复杂。下列有关两国关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远东国际局势巨变

B.戊戌变法是对日本的全面学习,只不过它没有成功

C.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开启了中日关系新篇章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其评价所针对的“政府”是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C.新中国人民政府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为我国漫画家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一幅时政漫画作品。该漫画主要

满分5 manfen5.com

A.揭露美国援助西欧实质和真实目的

B.说明西欧各国国际影响力江河日下

C.强调战后西欧各国经济的悲苦无奈

D.讽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貌合神离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图是《1945—1949年中欧形势图》,对其理解准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巴黎和会召开,民族国家独立

B.美苏操纵欧洲,北约华约对峙

C.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对抗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地主土地私有制       D. 农民土地私有制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右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满分5 manfen5.com

A.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网络

B.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西汉初年规定“市井之子孙不得仕宦为吏”,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废除    B.士农工商各个阶层地位平等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科举考试对工商业者开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满分5 manfen5.com

              图一  黑奴贸易路线图        图二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A.经济发展水平    B.物质利益驱动    

C.政治文明程度D.交通工具革新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下列各项经济活动能体现这一经济思想的是

A.美国建立洛克菲勒石油公司          B.荷兰商人成立东印度公司

C.英国新兴城市建立大量工厂          D.西班牙三角贸易的开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

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世纪世界强国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分析下表,美国超过英国的原因是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表(1750-1900年)

时间

1750年

1800年

1830年

1860年

1880年

1900年

英国

9%

2%

5%

19%

29%

15%

美国

1%

8%

4%

2%

17%

26%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英国殖民地缩小    D.美国南北战争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历史学家哈雷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丰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作者在这里主要表述的是

A.工业革命的全部目标在于发展现代经济 

B.工业资产阶级实力壮大但没有政治权利

C.社会文明进步应体现社会整体均衡发展

D.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艾德荣教授认为应该区分两种工业革命,一种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另一种是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宋代与1750-1850年的英国属于前一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商业性质的城市化,交通系统逐渐发达,商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支撑市场的组织开始发展。 ——艾德荣《重新定义工业革命:宋代与英国》

材料二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市场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分别列举宋代与1750—1850年英国的主要科技成就。如何理解宋代是“不基于科学的工业革命”?请以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70—1914年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原因。(8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向往的理想社会有哪些基本内容。(2分)

材料二  1933年《东方杂志》第30卷第1号以“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为题,开辟“新年的梦想”专栏,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据统计,就地域看,上海78人,南京17人,北平12人,杭州8人,广州4人,天津,济南、安庆各2人,徐州、西安,镇江、无锡、苏州、嘉兴、定县、峄县、青海、南洋、日本各1人,未详6人,就性别看,男性138人,女性4人。就职业看,编辑,作家39人,大学教授38人、记者12人、教育家9人,艺术家3人,学生3人、律师1人,官吏12人,职员4人、实业家3人,银行家2人,读者自发来稿13人,未详3人。就梦想统计看,“社会主义大同世界”梦,“现代化国家”梦名列前茅。

(2)分析材料二反映了本次调查有何特点。(3分)

材料三  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透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它所看重的并非是个人的物质积累,而是自我修养;并非是聚敛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的提升;并非是拓宽疆土,而是拓宽人类的同情。   ——北京大学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指出材料三中“美国梦”与“欧洲梦”共同的思想根源,并比较“美国梦”与“欧洲梦”的不同。(6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9分)

材料一  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论断的理解。(2分)

材料二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

第十三条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摘自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通过。

(2)材料二、三、四主要体现了我国哪些民主政治制度?(3分)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2分)

材料五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以美、中两国为例,分别阐述美国国会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2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新航路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急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比较材料一、二,分析提取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对明清时期社会的影响。(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