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江苏泰州二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材料反映甘龙的政治态度是(   

A.趋时而变    B.因循守旧    C.努力进取    D.无为而治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内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分封制                    D.郡县制受到挑战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体现这两项内容的制度包括公民大会制和(   

A.举手表决制、连选连任制    B.比例代表制、与会津贴制

C.抽签选举制、有限任期制    D.政教分离制、公民兵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1880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76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

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

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1900621,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26,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 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一位同学查阅《申报》时看到以下报道:囗路方面消息,沪平通车昨日起北上车暂以济南为终点,南下车亦由济南开出,惟津浦客车则仍开至沧州,其以北之情形囗不明囗。南下各次车抵沪时,均甚拥挤。”(注囗表示字迹不清)该报道的背景是(   

A.红军转战陕北,国共军事对峙   

B.日本全面侵华,平津局势紧张

C.内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频繁   

D.三大战役结束,长江以北解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38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表着两种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她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友爱地握手。此事(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先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世界政治的多级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箭楼的描述,正确且完整的一组是(   

满分5 manfen5.com

图片介绍:北京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代,1900年毁于战火。1906年重建,1915年增加栏杆及西洋花饰。民国时曾为国货陈列所。1949年解放军入城经此。1990年大修后开放。

①恢复了明清时期的原貌

②见证了北京屈辱与新生的历史

③帝制时代结束后曾为文化场所

④现在建筑主体建于清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

①丝织品 ②景德年间瓷罐 ③唐三彩 ④哥窑瓷瓶 ⑤珐琅彩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清朝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1、图2、图3分别在18584月、186012月、1900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3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4分)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5分)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4.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

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6.天皇裁可法律

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

11.天皇统率陆海军。

——《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

材料二

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

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

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

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

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

——《普鲁士宪法》(1850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5分)

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4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材料一:(公元前1世纪)罗马贵族安敦尼的生前遗嘱:死后葬于亚历山大里亚,他所控制的东北非和西亚属地赠给他的埃及妻子克利奥帕特拉。

材料二:(凯撒战胜高卢人后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凯撒在凯旋仪式里牵着高卢人走,却把他们牵进了元老院;高卢人脱下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

(1)根据材料一,公民大会将会如何判决?理由是什么?(2)

(2)公民大会判决结果将会对已有的罗马法产生什么影响?(3)

(3)材料二中“高卢人脱下长裤子,却穿上了……阔边长袍”一句的含义是什么?(2)

(4)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发展过程。(4)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毛泽东和邓小平曾分别于1949年和197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材料二:1949年,毛泽东用同心圆、原子结构或者洋葱作比喻,给权力的构成下了定义。圆的核心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通过代表它的党行使领导权。紧靠核心的是农民,他们构成了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接着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主要是追随者。至于民族资产阶级……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英国)1832年第一次国会选举制度改革,可以被看作是适应工业革命大潮的第一步。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各项改革更是接踵而来,一发不可止歇。这些改革,择其要者大致有:40年代实行自由贸易、1846年废除《谷物条例》、1867年第二次国会选举制度改革、70年代开始的教育改革、1884年第三次国会选举制度改革、19世纪末劳动立法等社会改革。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请回答: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列为当时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

(2)新中国建国之初,毛泽东是通过什么方式让人民当家作主的?(3)

(3)概述“光荣革命”后,英国是怎样推进民主的?如何认识英国的民主?(5)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有一种意识形态的僵硬性和政治上实用主义的独特结合,而实用主义在他同大国打交道时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位总统在全球外交方面自称是超脱意识形态的。”

材料二 19717月,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

——以上材料均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20年间,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该主要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区别……我知道你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会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材料四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了。”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五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三,尼克松僵硬的意识形态是什么?他自称在外交方面“超脱意识形态”的真实含义是什么?(4)

(2)据材料二、四、五,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3)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2分)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3)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