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2015年湖北咸宁市高二起点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    )

A.血缘          B.地域           C.信仰           D.出身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最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

①分封制 ②宗法制 ③礼乐制度 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         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

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       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有人说,“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    )

A.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缩小了       B.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仅限于三省长官

C.宰相成员增多导致皇权旁落       D.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

A.宋朝 监察、控制地方官         B.明朝 巡查地方、检查政令贯彻情况

C.汉朝 巡行郡国、监督诸侯国     D.唐朝 代天子出巡、检查地方法纪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所反映的制度,从本质上反映了(    )

满分5 manfen5.com

A.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          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所示的哪位皇帝在位时,丞相的权力受到中朝的严重制约(    )

满分5 manfen5.com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一方面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削弱宰相的权力。与之相关的措施有(    )

①西汉设置中朝              ②唐朝实行三省制   

③明朝设立内阁              ④清朝设立军机处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权利法案》在英国政治史上影响深远,它最深远的影响是(    )                                  

A.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逐渐在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C. 以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    

D.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二战期间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                                                                                    

A.选民                  B.国会    

C.联邦法院               D.内阁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经历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复辟势力、共和派与保皇派多次斗争的国家是(    )

A.英国         B 法国         C美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任命宰相                     B.宰相对议会负责

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         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战后说到:“我的一边坐着一只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段讲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英国地位下降                     B.美苏平起平坐

C.英国装可怜想乘虚而入             D.美苏两极格局初现雏形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两极格局的瓦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读欧盟旗帜图,分析旗帜图中12颗星围成一个圆形是什么寓意(    )

满分5 manfen5.com

A.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B.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统一

C.共同合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D.欧盟要霸占整个世界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也就是一个超级大国加若干个大国的世界”。对“1十X”中“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是一个常数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由南往北的顺序是(    )

① 广州  ② 福州  ③厦门  ④ 上海  ⑤ 南京  ⑥ 宁波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⑥④  

 C.①②③⑥④        D.①③②④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的意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后初期,知识界对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进行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认为中国的军事技术落后      B.认为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

C.认为中国的清朝统治腐朽      D.认为中国的思想观念陈旧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记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    )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     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

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     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毛泽东曾说:“国民党好比大水缸,我们红军好比小石头,总有一天我们这小石头能够打破大水缸,打破大水缸。”在前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红军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采用了(    )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  B.主动出击,攻打敌人重兵堡垒      

C.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碉堡战术  D.以“短促突击”跟敌人拼消耗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立“新和谐公社”,试图把公社建成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财产公有的社会。但公社四年以后就宣告失败,根本原因是(    )

A.欧文经营管理不善   B.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

C.资产阶级无情剥削      D.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   

B.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

C.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

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2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与后代那种职业官吏有着很大不同。……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材料二 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都实行了军功爵制。其中秦国的二十等爵制度较为完善。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爵位高的还可以“税邑三百家”,也可以用爵抵罪或赎罪。

材料三 南朝时有民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是指士族子弟只要能坐到车上不掉下来就可以当著作郎,只要能写两句书信中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著作郎、秘书郎是官职名称)。

材料四 《唐摭言》载:唐太宗见新科进士自端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

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与三代相比,选官依据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6分)

汉武帝是怎样发展选官制度的?东汉有了怎样的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四信息,指出隋唐与魏晋时期相比,选官依据发生的变化及其变化的阶级基础是什么?从材料四可以看出科举制的哪一方面的历史影响?(9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0多年中,它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材料二   二战临近结束时,这种共同的危险促成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国家利益宁愿牺牲团结。因此,随着和平的到来,同盟内部不和而分裂了,两、三年内“热战”被“冷战”所取代。

——《全球通史》

“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两个事例。(6分)

(2)材料二中“东方和西方”的核心国家各是谁?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出反映两国关系新变化的个事例。(6分)

(3)结合材料说明导致大国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以上大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根据以上图片

(1)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的重点是什么?并分别列举其主要成果。(6分)

(2)新中国成立之初,除了外交上,其他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绩,请补充说明(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