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2014学年安徽无为开城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钱穆曾说:“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厅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明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明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  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

A.中国科学落后                           B.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C.中国军事的落后                  D.中国无世界知识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据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天津至江苏南京的浦口)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道的战役(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极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

A.中华民国     B.太平天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南京汪伪政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邓小平访问美国     ④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中可能的是本邦的(   )

①妇女     ②外邦人     ③全体公民     ④奴隶     ⑤奴隶主阶级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⑤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设计”应理解为(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的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   )

①古代中国的丞相制度     

②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③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④西方国家的代议制度    

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继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多次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合国大会提出谴责叙利亚政府的议案,中俄均投了反对票,议案在安理会被中俄否决。俄罗斯和中国强硬立场让西方国家恼羞成怒,西方指责的怒火变得有些歇斯底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俄与西方的两极格局对抗形成  B.大国争霸意图显现

C.中俄两国已结成战略同盟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A. 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情况与材料中观点不相符的是(   )

①闭关锁国       ②朝贡贸易       ③市坊制度      ④官营专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B.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C. 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某学校高三学生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了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了一个主题,该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

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导致了欧洲社会的大变革,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属于“商业革命”的是(  )

A.美洲的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B.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C.西班牙、英、法等国纷纷进行海外探险   

D.金银贬值,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    )

A.19世纪的英国   B.16世纪的西班牙   C.20世纪的美国   D.17世纪的荷兰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图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发展图表,根据所学知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①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a处所在的历史时期,英、法、美等国主要使用的工业能源是煤

③b处所在的历史时期,电力作为新能源,得到广泛的运用

④b处所在的历史时期,电话、电报等通讯网络工具发展迅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政策,它们在制定时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到了后来却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下列选项与上述说法相符合的是(   )

①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③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④斯大林模式   ⑤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⑥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⑤⑥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若干小事件可以构成一个事件,若干事件又可以构成一个历史事实,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两极对抗格局          

B.罗马法——万民法——公民法

C.欧共体建立---西欧一体化---经济全球化

D.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    )

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

C.宗教信仰                 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吸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以此判断与这两种观点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

A.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D.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二个“权威”最可能的是(   )

A. 上帝   B. 罗马教皇    C. 君主     D. 马丁·路德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   )

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③“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④“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

A.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D.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主要政治特征分别是什么?(3分)并归纳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初期的主要民主政治制度有哪些?(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但这次“南巡”)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材料三:   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不久后他获得了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他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 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十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树大召风……他隐隐地意识到,可能苏联要发生变化,自己要赶快离开。l931年,他返回美国。

材料四: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至今最全面的经济改革。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医疗保险范围,……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

(1)根据材料一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1分)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农业的举措?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巡”谈话的历史根源。而材料中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6分)

(3) 材料三中的美国青年在苏联的将近十年间,苏联的经济政策有何变化?(2分)他回到美国的这一年,美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2分)当时美国政府的对策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美国罗斯福、奥巴马总统以及当前中国政府在应付严峻经济局势时采取的措施有哪些共同特点?(4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史学界在20世纪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篡潮流,使世界历史的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或整体历史的时代。“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来越彻底,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称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研究,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问题回答: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世界近代史,可能会对15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史(19世纪40年代末期)的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