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宗法制瓦解       B.礼乐制度崩溃      C.分封制受到破坏    D.各国变法开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黄仁宇在论及西汉的统治政策时写道:“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这里“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制是指

A.郡县制           B.郡国并存制       C.州郡县交错管理    D.道州县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韦伯说中国在“长达12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的社会地位概由其官职决定,而不是由其财富决定。而获得做官资格的又是由其所受的教育决定。”形成这种局面的制度保障是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      B.丞相大权独揽      C.秦律严苛缜密      D.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反映出元朝在行政区划方面的重大创新是

A.设立宣政院        B.建立三省制        C.推行行省制度      D.设立刺史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C.浅议焚书坑儒                          D.明朝的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山海关)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A.民族独立和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         D.建立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黄海战役         B.台湾保卫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威海卫战役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帝国主义最为典型的侵华罪恶之一。我们在研究“南京大屠杀”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拆材料

B.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942年春,美国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度,打败俄国。”其主要意思是说

A.美国要继续纵容日本侵略                B.日本正在扩大侵略活动

C.美国准备对日宣战                      D.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的侵略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后期曾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满汉地主武装共同镇压的结果            B.太平天国内讧

C.北伐失利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对太平天国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的评论正确的是

A.它具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色彩

B.它反映了农民要求土地的强烈愿望

C.它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它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政府,主要是因为它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的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通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学生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这次运动是指

A.五四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导致革命统一战线破裂,国民大革命失败。它给共产党留下的最为深刻的教训是

A.没有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C.没有坚持对于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D.没有制订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一位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了一份实物资料。这是一本曾放在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农历已丑年三月”。这说明这位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A.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日军占领南京制造惨案

C.抗日战争胜利,南京解放                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畲族,历史悠久,主要生活在我省的云和、景宁一带。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图是《接受检阅的红卫兵和群众队伍》,这一历史场景发生于什么时期?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这里的“共识”主要是指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D.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⑴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4分)

⑵材料二中唐太宗是如何认识丞相的作用的?唐初又是怎样对待相权的?(4分)

⑶材料三体现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4分)

⑷上述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从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1995年1月30日)

⑴一百年前,日本是通过什么侵华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的?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6分)

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4分)

⑶据材料三说明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不得照抄原文)(4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过去三年多,“政府”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并得以大幅度降低台海紧张,赢得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三年多来,我们与大陆签署15项协议,每一项协议都做到了“对等、尊严、互惠”、“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中华民国中枢暨各界庆祝100年国庆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的影响及其失败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4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