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周成王平定商朝旧贵族的叛乱后,将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

A.鲁               B.齐               C.宋               D.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成了长久的影响。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免调动                        B.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C.行省制度的创立    D.军机处的设置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史书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

A.中书门下枢密院                        B.三司枢密院

C.中书门下三司                          D.枢密院 参知政事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图所示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斗争密切相关?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人民群众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B.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C.义和团反帝斗争

D.国民革命运动中的反帝斗争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这是为了

A.共同抗击八国联军                      B.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C.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哪次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A.一·二八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在参加哪次会战中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的?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枣宜会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图反映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全民族抗战开始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反对专制,共创共和                    B.振兴中华,一致对外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工农商学兵联合斗争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这是某次战争前誓师词中的一部分:“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这次战争

A.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B.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雪洗了百年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0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这一节日有关的是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遵义会议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欲制作一个“纪念红军三大主力回师”的节目,你认为地点最好选在那个地方才最有意义?

A.贵州遵义         B.陕西延安          C.甘肃会宁         D.陕北洛川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平津战役取得胜利

C.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文化大革命”中,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的事件是

A.“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B.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C.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D.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取得的结果是

A.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B.“一国两制”成为中英双方代表的共识

C.中国同意“以主权换治权”

D.双方约定以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改革开放         D.香港回归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最主要的国际意义在于

A.“一国两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基本原则

B.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

C.中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D.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解决港、澳、台问题的政治能力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历史上首次会晤时,中美首脑分别是

A.江泽民和克林顿    B.江泽民和希拉克    C.胡锦涛和克林顿    D.胡锦涛和奥巴马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吉尔吉斯斯坦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优良传统。下列对图所示水利工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最初起到了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的作用

B.促进了秦国农业发展,使东方六国难以抗衡

C.第一次沟通了湘江水系和漓江水系

D.加快了岭南地区归入中央政府管辖的进程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发生于北宋的是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献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C.阁臣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习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中国境内各省区                        B.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近代中国,列强通过侵略手段攫取了通商、设立租界等一系列特权。图所示城市状况是下列哪次侵华战争及签订的条约所致的?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图为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图示情景发生于甲午战争期间

B.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

C.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

D.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第一次正式播音。当天可能播出的新闻是

A.百团大战最新战况  B.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C.中共七大召开   D.洛川会议召开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2005年在连战先生“和平之旅”的第一站南京,刚下飞机就说:“对中国国民党来讲,南京是一个具有历史连接、感情连接的地方……”因为南京曾经

A.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                    B.是中华民国诞生之地

C.是孙中山的逝世之地                    D.是同盟会的总部所在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C.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开始形成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五四精神” ②延安精神  ③井冈山精神 ④长征精神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以“一唱雄鸡天下白”(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原点,按由近及远排列正确的是:

①“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以下对新中国建立后颁布的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表述正确的是:

①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

④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以其为新政府的施政纲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美建交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B.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周恩来与其进行了会谈

C.《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本政府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中日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6. 难度:困难

民主法制建设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九条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九条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第三十四条 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公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受参议院弹劾后,由最高法院全院审判官互选九人组织特别法庭审判之。  

第四十四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依据材料一,分析总统的权力受到哪些制约?(6分,不得照抄材料原文)你怎样评价该约法?(4分)

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有精神病的人和依照法律被剥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除外。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zxxk——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1分)材料二反映了该宪法的哪些内容?(3分)这些内容体现了怎样的一个原则?(1分)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5分))

 

详细信息
47. 难度:困难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是宣传美国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的载体。《时代》也比较注意对中国的介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0年12月1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4分)

材料二   1954年3月10日这一期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是: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 War and Talking Peace”。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材料二中1954年周恩来“谈论和平”有哪些表现?(4分) 1971年“中国人来了”有什么喻意?(2分)

材料三 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3)促成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的因素有哪些?(3分)产生了哪些成果?(3分)

材料四  1979年1月1日期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4)你认为1979年的1月1日的美国《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因素有哪些?(4分)

 

详细信息
48. 难度:困难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 ……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着重号为本试卷所加)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8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3分)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加着重号的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9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