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届浙江临海市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就当时分封的对象而言,包括

①姬姓子弟 ②贤能之人 ③功臣  ④先代贵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藏文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三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管理这一省的中央机构是

A.中书省           B.西藏行省          C.刺史             D.宣政院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古人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这种情形最早只可能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课题研究,下列与这一课题没有直接联系的参考资料是

A.《马关条约》的条款全文                 B.光绪皇帝褒奖邓世昌而撰写的祭文

C.徐骧民团的骨干名单                    D.有关刘永福黑旗军台湾伤亡的报告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的召开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政治协商会议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③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新时期。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宪法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图所摘录的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多党合作原则

B.人民民主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

D.民主集中原则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你下岗,我上岗”这句出现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话语,令全体国人激动不已的主要原因是

A.从此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B.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C.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

D.为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针对哪一问题提出、又首先在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A.香港、澳门       B.香港、台湾        C.台湾、澳门        D.台湾、香港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 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忘迄今实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亚非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反对殖民主义        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共同的社会制度         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其核心是

A.经济联盟         B.政治联盟          C.军事联盟         D.结伴而不结盟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中,不属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的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推动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周恩来作为一位活跃在世界政坛上的伟大的外交家,他曾再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增进了与会各国人民的友谊。这一会议是

A.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会议

B.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

D.讨论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APEC会议     ④参加联合国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如果40岁的卡波里是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普通公民,那么他可能

①见证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连任首席将军  ②在公民大会上行使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领取参加国家政治事务的津贴          ④被选举出任“陪审法庭”的法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

A.公民法           B.万民法           C.《十二铜表法》     D.自然法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在“征服世界的法律”中,最能够适应罗马帝国时期社会发展要求的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B.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某同学在学习罗马法时绘制了下列图示并根据图示进行了说明,其中错误的是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范畴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法律观念,属于万民法范畴

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罗马帝国不断扩张的结果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承担行政职责的是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政党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在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政权交接仪式,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利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国王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D.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

①允许奴隶制存在

②允许各州拥有一些州权

③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不能拥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④最高法院与总统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1787年宪法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制发展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该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下列组织起草的纲领性文件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正义者同盟

C.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D.德意志工人协会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

A.直接选举制       B.义务教育制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列宁在《莫斯科吟》中写道:十月革命,有如通天火柱一般,后面燃烧着过去的残物,前面照耀着将来的新途径。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C.推动和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D.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有人说“巴黎公社时期,法国并不存在建立工人阶级政权的客观条件。”其根本原因是

A.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还没有建立           B.资本主义工业未得到充分发展

C.工人运动尚未脱离资本主义范畴           D.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领导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④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向苏联和东欧进行经济渗透

C.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                D.帮助西欧各国复兴社会经济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欧盟建立后的一些举措,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

D.时至今日,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终于形成

 

详细信息
39. 难度:中等

第二次是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1)中国的秦始皇和雅典的伯里克利分别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2分)其基本特点分别是什么?(2分)

(2)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政治制度的正常运作?(6分)

(3)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共同的作用?(2分)

 

三、综合题
详细信息
42. 难度:困难

法律文献是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1)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一法律文献?(2分)它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2分)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美国1787年宪法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英、美分别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并说明其特点。(4分)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4年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分)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材料五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2010年春修改为1:1……

(4)根据材料五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4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困难

材料一:“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三: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尼克松在任期间,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3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