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4届山西省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C.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某思想家强调“不自是,故彰;不自戕,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王阳明           D.王夫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推断下列言论中最有可能出自韩非子的是(  )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来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守仁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代王守仁提倡“心学”,主张“发明本心”,从“心学”的思想来源看,它比较接近于(  )

A.道家的“无为”                        B.儒家的“仁”

C.佛教的禅宗                           D.“天人感应”学说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念经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知封建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君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围绕这段话进行了如下讨论,你不能同意的观点是(  )

A.它认为“郡县”要比“封建”进步

B.它是在批评封建社会从上而下对农民的压迫

C.它肯定了“郡县”的优点,但又指出它仍是君权的工具

D.这段话其实反映了顾炎武对新政治体制的渴望和探索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未经检讨与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这句话表明苏格拉底(  )

A.探讨人类社会,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B.关注自然界,强调生命的伟大意义

C.追求美德,改善人类的灵魂

D.主张不断认识自我,追求生命真谛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法国蒙台涅说:“一个知道如何正当地享受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而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之人。”该观点主要是针对当时的什么情况提出的?(  )

A.蒙昧主义         B.等级秩序          C.来世主义         D.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马克思在谈到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

A.赎罪券和《圣经》                      B.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封建统治和人为主义                    D.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法国大革命中有一个著名事件:“处死路易十六”。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论来源是(  )

A.康德的思想       B.卢梭的思想        C.伏尔泰的思想      D.孟德斯鸠的思想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唐朝时期的人不可能做到的是(  )

A.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B.阅读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诗歌

C.火药用于战争                          D.在长安城里逛市场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书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了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引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观察下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方法                  D.重经验综合,轻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在下列自然科学成就中,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和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经典力学体系      B.进化论           C.相对论           D.量子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A.资源因素         B.市场因素          C.理论因素         D.劳动力因素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业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庄子说:“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爱因斯坦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狭义相对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

A.相对论           B.辩证观           C.运动论           D.时空观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各项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蒸汽机广泛应用 ②化工业兴起和发展 ③太阳能开发利用 ④电子产品普遍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2011年,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就此事,某校甲、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中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代表不了中华文明。……什么“君臣,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温良恭俭让”;什么“克己复礼”,只有一个字:“礼”,而他的“礼”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礼”,……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也不可随意提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4日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 汉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奉为治国方略。……“仁”与“礼”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当此之际,仁学再次引人关注:“养心莫善于寡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格言,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最近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设,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略谈孔子塑像》

请回答:

(1)作为甲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4分)

(2)作为乙组同学,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8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人文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 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簿伽丘《十日谈》

材料三 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6分)

(2)材料二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这一观点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2分)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将人文思想发展到怎样的新高度?(2分)

(3)综上所述,你认为人文思想的根本内涵是什么?(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完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材料三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心性义理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利用中国的三大发明都进行了哪些奋斗(探索)?(6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对欧洲产生的最终作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在利用人类文明成果方面,中国社会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火药、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在鸦片战争前的两个多世纪,这一时期中西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4分)造成中国落后于西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