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资治通鉴》,司马光撰,全书二百九十四卷。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该书取材广泛,除历朝正史外,尚有野史、实录、谱牒、行状、文集等三百余种。剪裁精审,严谨清晰,功力极深,是一部对后代产生很深影响的编年体通史。以下对《资治通鉴》说法正确的是

    A.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

    B.经过皇帝钦定,为正史之作

    C.是按照时间顺序编写的

    D.取材广泛,政治、军事、民族关系兼经济文化的历史人物评价都非常翔实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垄断组织的形成                       B.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趋势出现

    C.重工业发展迅速                       D.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1879年,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同盟条约的直接目的是

    A.共同对付沙俄的威胁                   B.帮助意大利争夺突尼斯

    C.在全球与英国争夺殖民地               D.对抗法国的军事威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A.美洲             B.欧洲             C.德国             D.英国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

    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

    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大国争霸之图显现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在巴勒斯坦地区,宗教信仰比较复杂,这也是矛盾特别激烈的原因之一,这一地区汇集的宗教文化有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B.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C.犹太教、佛教、天主教               D.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今年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至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这首童谣写于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今年79岁的杨老先生少年时的习作《不要放鞭炮》写道:“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至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枪炮价格高,只要万众心一条,莫看轻,省下是丝毫,千门万户数目就不小!救国不靠空口号,实地工作最紧要!”从上述这首童谣中我们能获取的信息是:

①即使国难当头,过年传统依旧;②战事非常紧迫,儿郎争上前;

③军工相当落后,需要买枪购炮;④救国不靠空口号,实际行动最重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涉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和世界市场有着重大影响

    B.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世界联系加强,已形成密切合作的整体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成为欧洲“火药筒”的最主要原因是

    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时期尖锐复杂       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巴尔干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扩张自己的势力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在欧洲采取的政策不包括

    A.反苏             B.中立             C.势力均衡         D.绥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①法西斯势力猖獗;               ②各国提高进口商品关税税率;

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促使政府改革; 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20世纪30年代美国颁布的中立法案

    A.都有利于法西斯侵略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C.其中1937年法案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D.其中1939年法案有利于反法西斯侵略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是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共同之处是

    A.均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产物         B.初期均为美国所操纵

    C.成员国都包括了所有大国               D.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巴黎和会上,英美主张把原德国在山东权利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又表示支持中国让日本归还山东的要求,英美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英日同盟宣告结束                     B.中、英、美、日都是国联成员国

    C.日本的势力扩张威胁到美英利益         D.慑于中国五四运动的威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文中的“暴虐”是指

    A.阶级斗争和宗教迫害                   B.宗教迫害和国际侵略

    C.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抗日战争的胜利被称为“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B.使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

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确切地说,西班牙内战是一场

    A.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法西斯势力的革命战争

    B.有外部力量参加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

    C.西班牙人民反对外国法西斯势力的民族革命战争

    D.法西斯国家和反法西斯的公开较量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下列事件中,联合国发挥过重要影响的有:

①朝鲜战争;②印巴分治;③纽伦堡审判;④巴勒斯坦地区分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       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警惕

    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       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国投降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6分)十九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水艇战争将迫使美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2分)

材料二:在1921年到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与英国采取一致步骤,用斡旋的方式促成中日两国关于山东纠纷的解决。……

在华盛顿会议中,日本与中国的代表会同英国与美国的观察者曾考虑这个问题。这些直接谈判的结果,中日两国于1922年2月4日签订一个条约。规定山东的全部主权交还给中国,胶济铁路由中国向日本银行家借款赎回,借款为期十五年,……

——(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山东问题最后得以解决的原因。(2分)

材料三: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的“空缺”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四:美国政府请求日本政府实践其业已声明关于门户开放及不干涉美霸权利之保证,采取迅速有效措施:

(一)停止日本在中国占领区内强制施行的有歧视性的外汇管制与他种措施。这种措施之施行,直接或间接地歧视了美国贸易和企业;

(二)停止任何剥夺美国人民在华从事任何合法贸易或工业之权利的独占或优先制度,……

(三)停止在华的日本当局对于美国财产及他种权利的干扰,……

——(美)《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1938年l0月6日)

(4)根据材料四回答: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政策的特点。(2分)

(5)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洲和远东(亚太地区)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原因。(6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一段时间以来,原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某些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去苏联化”……个别国家的部分人否定苏联的二战贡献……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世人和国民要尊重苏联在二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

——《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11日

材料二:苏联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战争期间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战争结束时,苏联在坦克和自行火炮的生产上比德国多出2倍以上,飞机则多7倍,同时也远远超过了英国,在迫击炮的生产上甚至超过了美国。

——金重远等《20世纪的世界》

材料三: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正常。

——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

(1)苏联是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请列举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4分)

(2)苏联的参战有助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携手合作,它的直接成果和影响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胜利对本国以及对世界的影响。(6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而法国却只有一条东部的国界,俄国只有在西部的边界上有遭到进攻的可能。”“我们所需要的是法国让我们安宁,要防止法国—假如它不愿和我们保持和平的话—找到盟友。只要法国还没有盟友,法国对我们就没有什么危险。”“除了法国以外,各国都需要德国,德国应尽力利用它们的彼此关系,不让它们联合起来反对自己。”

——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二: 1888年即位的新皇帝威廉二世与首相不和,迫使俾斯麦于1890年辞职。他曾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

——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材料三:俾斯麦下台后,威廉二世表明其对外政策时说:“在我们德意志军旗的保护标志之下,我们有理由提出要求:凡是外国人给予一切其他国家的某些权利,也同样是德意志商业、德意志商人和德意志船只所要取得的权利。”

——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摘自《世界近代史教学资料选辑》(二)

(1)据材料一,俾斯麦对外政策的主要着眼地域在哪里?对外政策的核心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三、四,德国对外政策有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种变化?(5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四,如何理解材料二的内容?(2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2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8分)

(2)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2分)

(3)这一体系是如何被打破的?(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