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航海活动由葡萄牙王室资助的是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17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是

A 英国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西班牙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所产生的影响

①给殖民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③殖民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一体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促使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的关键是

A 交通运输的发展             B 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

C 蒸汽动力的出现             D 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促使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演变的根本动力是

A 工业革命   B 资产阶级革命     C 世界市场扩大    D 殖民扩张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 机器制造业     B 电力工业      C 石化工业      D 汽车工业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 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 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假设你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末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的中国商人,要兴办近代企业,你的选择主要受到

A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              B 国外企业投资者的援助

C 外商企业、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      D 清政府官僚的大力支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北洋海军

C 创办京师同文馆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导致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B 中国政府的作用

C 人民的努力改变                      D 资产阶级的改革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的标志是

A 民间航运公司的兴起                  B 轮船招商局的正式成立

C 民生公司的成立                      D 火轮船的发展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的新变化是

A 洋务资本     B 民族资本     C 外国资本     D 官僚资本的形成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 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 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 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是

A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 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C 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 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 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C 在经济领域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  D 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 实行社会救济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农业政策                   D 强化社会保障制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调整经济的措施中,不属于凯恩斯主义内容的是

A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 制定经济计划,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C 扩大政府开支,实行政府直接采购和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D 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二战后发达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的基础是

A 生产力的提高                   B 工人的罢工斗争

C 国家政府的优惠政策             D 政府为缓和矛盾的需要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斯大林模式的典型特征是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③实行市场调节的指导性计划经济 ④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20世纪60年代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

A 苏联工人的自由快乐;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B 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C 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

D 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自由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坚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模式

B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用资本主义经济战胜社会主义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 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 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C 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 改革计划经济管理方式

C 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已经过去”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这副对联说明了

A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C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城市

C 发展了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 农业科技日益普及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模式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C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D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现阶段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 放权让利    B 政企分开   C 推行公司制度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对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一位普通女市民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假日逛商场,看时装表演  

B 通过“安居工程”住上了宽敞舒适的住房

C 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D 周末在家用移动电话和人聊天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由政策性调整阶段发展到制度创新阶段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B “十二大”以后

C “十三大”以后                   D “十四大”以后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主要是因为

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②是著名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

③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④是经济最发达地区。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口号是

A 基本实现小康     B 全面建设小康    B 全面富裕    D 全部温饱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它包括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B 标志着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C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D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元取得了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的统治地位

B 美国掌握了世界银行的决定权

C 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蓄货币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

A 是各区域范围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产物

B 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的增强

C 既是区域性经济组织,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D 各地经济依赖性加强的产物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亚太经济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政治经济组织   

B 其成员国来自亚洲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

C 中国是最早加入该组织的国家之一   

D 该组织的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曾在上海举行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地克牌汽车时,3 000美元付给韩国装配工人,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厂商,700美元给德国设计师,40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主要说明

A 美国汽车生产离不开其它国家

B 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的特征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 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困、落后之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A 取消国际不等价交换                B 免除发展中国家外债

C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 缩小各国间贫富差距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必然,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适应这一趋势,中国采取的历史举措是

A 实行改革开放                      B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 改善中美关系                      D 加入世贸组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的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源于极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全世界消费。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洋洲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草原西部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及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造成的社会革命完全是受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而且谋取这些利益的手段很愚蠢。······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的这个革命毕竟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什么?(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的什么特征?(2分)

 (3)由材料二看出当时英国的世界地位如何?(2分)

 (4)材料三中的“社会革命”指的是什么?“谋取这些利益的方式”指的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他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罗斯福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干预经济)。

材料三:《春天的故事》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两位人物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说说罗斯福通过哪些措施来达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目的?(8分)

 (3)材料二中罗斯福的措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影响?(2分)

 (4)材料三中“那位老人画圈”的目的是什么?(2分)

 (5)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怎样的格局?(4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欧洲一体化大事记(1951~1995)

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建立煤钢共同体。

1958年,上述六国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决定建立关税同盟,实施共同农业政策,组成农产品共同市场。

1967年,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共体。其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相继加入。

1975年,欧共体首脑会议正式定名为“欧洲理事会”。

1979年,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的对外政策。

1991年,欧共体通过了欧洲联盟条约。两年后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成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1993年,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了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年,奥地利、苏格兰和瑞典加入欧洲联盟。

请回答:

(1)概括欧共体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规模的变化,指出其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趋势。(4分)

(2)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的成立,表明欧共体出现了什么新的发展趋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6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