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浙江绍兴会稽山下有座祭祀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陵墓和庙宇,内有歌颂这位历史人物的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据《史记》记载,传说他“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对上述信息错误的解读是(    )

A.体现农耕文明的特征            B.对传统美德的传颂 

C.对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          D.纪念造福人民的历史人物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立法的一大发明。2009年1月26日我国进入农历己丑年,也即进入牛年,有位先生与新中国是同龄人,他的生肖有可能是(    )

A.鼠或牛      B.牛或虎       C.虎或马      D.上述说法都不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盘庚迁殷”的说法依据的是《史记》的内容,而最近的考古发掘显示:殷墟甲骨的最早年代却是在盘庚之后隔了两王的武丁时期,该地宫殿遗址、墓葬发现的最早年代也是武丁时期。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现在的殷墟有可能不是盘庚迁都之地

B.盘庚时代生产力落后,没有文化依存

C. 盘庚迁都是假的,不存在此事     

D.殷墟已经表明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属于谁统治并不重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来源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据史载:微子开(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故改“启”为“开”),是殷朝帝乙的长子,帝纣的庶兄。纣王即位后,统治黑暗残暴。……周武王伐纣克殷后,微子便手持祭器……,拿着茅草,跪在地上前行向武王谢罪求告。茅草是祭祀时沾酒用的,交出茅草,表示交出祭祀权,真心投降。……周封微子启于宋地,建立宋国,管理商族遗民,奉守商人宗祀……公元前286年,宋亡后其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宋氏。分析该史料所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可能已确立

②只有王族才能分封建国,诸侯国对中国百家姓的形成影响巨大

③避讳制度反映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神权与王权结合是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重要象征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信息对哪种税制的出现产生重大影响:(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井田制;        B、初税亩; 

C、西周的贡赋制度;D、赏赐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所谓“走北走南,不如淮河两岸”,春秋战国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淮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B、芍陂; C、西门豹渠;  D、都江堰;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其实质都是(     )

A.封建地租剥削     B.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D.确立封建社会制度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在战国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

D.剥削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战国时期商业和城市逐渐兴盛起来,其表现不包括(     )

A.秦都咸阳商业发达程度最高        B.许多诸侯国都城发展为商业中心

C.各诸侯国都铸造了自己的钱币     D.中原市场成为四方商品的集散地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山东自古被称为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下列哪些内容与山东有关(    )

①“相地而衰征” ②《考工记》问世  ③ 初税亩 ④墨子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中的根本措施是:(      )

A.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B.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C.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D.燔诗书以明礼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商君(商鞅)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变法(      )

A.适应了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受到新兴地主大商人支持拥护

C.适应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D.适应了称霸斗争的需要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

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十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 “劳苦人众的行动帮会” , “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春秋后期,孔子编订《诗经》,诗歌来源不包括

①齐国的诗歌②韩国的诗歌③宋国的诗歌 ④赵国的诗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时期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

①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 ②铸铁柔化技术 ③四诊法 ④小孔成像理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秦始皇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方面存在巨大失误的措施是:(    )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文化方面   D.民族关系方面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秦朝在交通方面的贡献,除开凿灵渠外还有(    )                 

①统一车轨     ②开通“丝绸之路”     ③修驰道     ④修筑万里长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实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地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政治目的有(    )

①对付苏联威胁     ②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③抵消美国优势     ④准备武装解放东欧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关于苏联改革的评述,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主要原因是(    )

A.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的途径的相同处之一是

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   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

C.大力吸引外国资本          D.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61年9月,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中写道:“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办法。因此,这些原则——包括人民享有自决、独立和自由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式和方法的权利——必须成为一切国际关系的唯一基础。”下列对此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不结盟运动主张以和平共处原则解决国际问题     

B.不结盟运动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C.不结盟运动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不结盟运动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2009年7月5日,分裂祖国的疆独分子热比娅策划了乌鲁术齐“7·5”暴乱,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但是,有些西方国家的媒体却把热比妞作为民旅英雄大加褒扬。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     )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价值观   

B.西方国家以民族等各种借口压制发展中国家

C.发达国家敌视广大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激化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中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    )

A.社会主义力量的严重挫折是必然的规律性现象

B.社会主义遭到严重挫折,但并不意味着失败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邓小平谈话的国际大背景   

D.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从严重挫折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瓦解              B.军事力量出现多极化  

C.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D.经济出现多极化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材料1  1971年7月,尼克松认为世界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末来的中心。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2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2年,二十年间,中美处于敌对状态。在你担任总统的时候,改变了这个状态。我非常赞赏你的看法,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该以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我知道你是反共产主义的,而我是共产主义者.

———邓小平1989年见尼克松时的谈话

材料3 “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

——尼克松《不战而胜》

材料4  “在美苏进行对话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尼克松与戴高乐的谈话

①  据材料,指出美国急于改善中美关系的三个原因。(6分)

②结合所学,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国“自身的战略利益”是什么?据此美国在亚洲采取了哪些重大政策?(4分)

③材料3,邓小平说“我非常赞赏您的看法”是基于什么考虑?(2分)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请根据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游列国(邮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杏坛讲学(邮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1989年《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纪念邮票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主要是为了宣扬什么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吗?为什么?(5分)

(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3分)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师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税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丑也,愿大王图之。”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前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6分)

(2)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4分,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2分)

(4)据材料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