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农业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其中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明清时期的景德镇盛产青花瓷       D.明宣德年间的青花瓷是珍品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古代商业虽然几度繁荣,但却始终是农业大国,主要是受下列那一政策的影响

A.闭关锁国    B.重农抑商    C.朝贡贸易     D.海禁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兼并战争     B.周王室衰微    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各国变法运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C.“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说明: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欧洲开辟新航路起决定作用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A.地理大发现      B.商业革命       C.商业危机       D.价格革命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8世纪,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

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西班牙—荷兰—法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那一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A.工厂制的形成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市场经济基本形成   D.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垄断组织适应了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有关其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扩大了生产规模     B.减少了恶性竞争

C.改善了管理水平     D.提高了生产效率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呈现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外国商品占据中国市场 ②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 ③开始出现商品经济 ④外国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⑤广大农村仍然主要是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引进了西方科技             B.培养了科技人才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瓦解了自然经济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最恰当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帝国主义     ②封建主义     ③官僚资本主义     ④世界大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是

A.上海发昌机器厂  B.汉阳铁厂  C.天津机器制造局  D.江南制造总局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应该诞生在: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这标志着

A.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C.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D.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图中,较正确地反映了“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趋势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抛弃“左”倾错误,实现拨乱反正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实行改革开放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初制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擦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 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新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插曲: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渔光曲》  B.《风云儿女》  C.《定军山》 D.《英雄儿女》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渐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战争日益频繁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救济      B.调整工业政策     C.整顿银行业     D.兴办公共工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

C.新政后美国政府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

C.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新变化表明

A.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也就是进入到了垂死的阶段

B.资本主义国家已经通过自我调节彻底解决了自身固有的矛盾

C.由于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界线已经变得模糊

D.资本主义国家也需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 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它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深陷旧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C.仍然实行集体农庄             D. 没有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以下关于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革是在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的情况下进行的

B.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

C.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工业

D.戈尔巴乔夫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两个伟大人物进行了两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即列宁在苏俄采取新经济政策,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二者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都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实施                  B.都符合本国当时的实际需要

C.都强调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D.都开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国财政部长曾得意的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与此有关的历史现象主要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B.世界银行的建立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欧盟正式成立              ②世贸组织的建立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④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④①③②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具有向相关国家提供贷款以稳定汇率的职能的国际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2月9日召集各成员国举行特别会议。这次会议的议题最可能是

A.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B.着力推进区域政治与经济一体化

C.致力于保护成员国的民族产业        D.促进各国市场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B. 全球化的本质是西化

C.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16分)有人说,如果不懂农业,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中国历史。中国以农立国,直到现在,农业,农村,农民仍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材料三: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四: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五:凤阳,到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了金凤凰。                                       ---- 80年代凤阳花鼓词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传统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1分)为保证其发展,封建统治者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1分)试谈这一政策对即将步入近代的中国造成了哪些消极后果?(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1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那一历史事件?(2分)

 

(4)材料四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1分)简要分析它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2分)

 

 

(5)料一中说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从凤阳开始的改革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13分)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15世纪末16世纪初这种状态发生改变,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1)材料一,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1分)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2分)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2分)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有何影响?(2分)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又分别有何影响?(2分)

 

 

(4)如何看待材料三提到的观点?(2分)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14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以美为代表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各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生产下降的幅度尤为惊人。成天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材料三:吉尔说“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材料四: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2分)

 

 

 (2)材料二中列宁“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 (1分)分析列宁“退回”的原因(2分)

 

 

(3)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领导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开创了什么经济建设模式?(1分)举例说明这一体制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苏联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4)材料四中说“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我国在一段时期内这种类似的“模式僵化了”产生怎样的危害?(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