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年甘肃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①大西洋 ②印度洋  ③北冰洋  ④太平洋

A.①②④      B.④③①      C.①④②      D.④②①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在近代史上,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把天主教会作为斗争对象,这主要是因为

A.教会是欧洲封建势力的主要代表      B. 教会势力发展严重损害世俗政权利益

C.罗马教会势力的扩张损害各国民族利益  D. 当时多数西方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率先采用机器生产的原因是

A.纺织业生产技术简单,易于采用机器生产

B.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增势强劲,推动了技术革新

C.棉纺织业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庞大

D.英国从殖民地获得大量财富,生产所需资金充足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的比例为1比2,19世纪初上升为2比3,主要原因是

A.圈地运动的推行      B.外来移民的涌入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工业革命的广泛开展    B.封建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C.封建统治面临空前危机   D.自由主义思想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市场狭窄          B.工业部门技术设备陈旧

C.资金投在信贷领域      D.原料劳动力缺乏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1927年召开的联共(布)“十五大”的主题是

A.实现农业集体化         B.实现工业化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通过苏联新宪法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不能维持长久的世界和平,其主要原因是

A.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解   B.弱小国家的利益没有得到尊重                                                                                                                 C.对战败国的制裁激化了矛盾     D.国联不能真正维护世界和平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英、法、美三国在巴黎和会上争夺的焦点问题是

A.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B.掌握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动权

C.地区和世界霸权问题      D.国际联盟的领导权问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所体现的国际关系实质是

A.战后需建立新的世界体系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      D、帝国主义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并很快涉及全国,这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B.制定经济计划

C.世界市场的作用              D.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不符合20世纪20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特点的是

A.全世界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C.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崩溃     D.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34年,美国宣布美元贬值40.94%,其主要作用是

A.增强了美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B.增加了美国人民的实际收入

C.稳定了美国国内的金融秩序       D.缓解了其它各国的经济困难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

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保护劳工权利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上台的相同条件是:

①经济危机的影响②法西斯势力活跃③政府的支持④通过发动战争而上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使德、意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的军事行动是

A、意军占领埃塞俄比亚      B、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C、德国占领奥地利          D、德国占领波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下列会议的内容没有涉及到中国问题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英美等国与苏联结成同盟关系主要原因是

A、苏联参加华盛顿宣言              B、英美遭到法西斯进攻

C、苏联是反法西斯战争主要力量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被撕毁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此话应该是毛泽东评论什么事件时说的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柏林战役     D.阿拉曼之战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是指

A.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B.加强了英法军队的联系和合作

C.为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民反法西斯的斗志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人类对国际关系准则的认识不断深入。“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的规定出自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联合国宪章》       D.《万隆会议宣言》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1933年五月12日(罗斯福)分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后来政府还对各洲、各地区甚至很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整的基本原则,实现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卷四

材料四: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的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与调节的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立刻促进农业的高涨。

——摘自《列宁选集》卷四

请回答:

(1)依据处理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6分)

 

 

 

(2)结合材料二理解新政的实质。(3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初衷与现实为什么会发生矛盾?(5分)

 

 

 

(4)材料一和材料四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4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我们应该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这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政治和有保障的和平。……我们的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的行之有效的经济 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4月)

材料三: 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了“欧洲共同体”,又称“西欧共同市场”,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共同体的目标应是:通过共同市场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经济活动的和 谐发展。……发展各成员国间越来越密切的关系。”

——《当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的含义是什么?他所说的“自由 制度”是什么制度?(4分)

 

 

(2)据材料一,马歇尔这次演说提出了什么?影响如何?其实质是什么?(9分)

 

 

 

 

(3)据材料二分析北约组织的性质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共同体条约”的目标。《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与《北大西洋公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国际关系方面存在着哪些基本矛盾?表现如何?其中的主要矛盾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了什么结果?(12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