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其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孔子在修订《春秋》时,同记战争,有伐、征、侵等区别,同记杀人,有杀、弑、歼等不同表达方式,这被称为“春秋笔法”。这表明 

A.文字史实总带有主观因素          B.写史者总对战争杀人津津乐道

C.历史是个人心态的反映           D.非实迹史料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政

    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D.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假如你是古罗马的一位执政法官,当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一个奴隶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给予他自由,他的主人却不答应②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儿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③某平民擅自将他富裕的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了他的小儿子④一个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的收割季节,到市场上去卖了20个奴隶,赚取了一大笔钱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右图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下面对他们思想的相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一个原因,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而且,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更牢固的基础,从而,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以下最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C.“格物致知”                       D.“心外无物”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通过中央集权管理,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中外朝制度       B.刺史制度       C.郡国并行制度     D.郡县制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该现象应始于下列哪一部作品所反映的历史时期

   A.张衡《二京赋》                    B.(西晋)左思《三都赋》

   C.曹雪芹《石头记》                  D.(宋)王溥《唐会要》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手工工场主和雇主

商人

占总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①可用于研究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            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名,如焦守节(卷261)、李克让(卷270)、陈从信(卷277)、赵安仁(卷287)、钱端礼(卷385)、张忠恕(卷409)等,从中可以推测受哪种思潮影响了当时人的取名(    )

    A.佛教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程朱理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 

A.解除地方割据                  B.要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    

C.皇权与相权的冲突         D.改革官制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县制                D.内阁制代替行省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假设你是唐太宗时的一名中书令,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掠夺,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会

A.交唐太宗裁定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

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

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           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浙江临安钱氏族谱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记载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份、人物传略等内容,成为联结海内外钱氏宗亲的桥梁和纽带。浙江临安钱氏重视修订族谱,说明    ①中国古代宗法制影响深远    ②弘扬传统美德是社会的需要    ③中国古代分封制根深蒂固   ④传统小农经济孕育了强烈的家庭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下列官职中符合《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情形的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被称为“茶圣”的唐朝人陆羽在《茶经》中说:“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由此可以得出的准确判断有:

①唐朝时瓷器已形成青、白两大系列   ②唐朝时白瓷质量不如青瓷

③瓷制茶具成为茶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陆羽推崇越州青瓷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考试目的     B.考试手段     C.考试内容       D.考试管理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抑制土地兼并,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A.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稳定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前言引论中说:“中唐以来之社会,……常易招致‘王室’与‘政府’之娇纵与专擅……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我们做出的合理推断有   ①明朝以前的“政府”并不完全统属于“王室”,明朝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②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历经六百多年后被废   ③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④明朝以前的中国社会并非专制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862年7月7日马克思在《中国事件》一文中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为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慌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立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天国运动与此材料的观点不符的是

    A.动摇了封建统治       B.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C.造成了社会动荡      D.未提出建设性方案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11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朱元璋在总结元亡教训时说:“主荒臣专,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                                               

 ——摘自《明史》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摘自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当时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明朝政府采取了哪些相应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军需房后来发展为什么机构?其成立的直接原因?(3分)

 

 

(4)综合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4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3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数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称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趋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类。

                                                     ——贾谊《论积贮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分)

 

 

(4)结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1分)观察下面图画,回答问题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圣经》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问题:

   (1)这幅画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4分)

 

 

   (2)该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根据图画可看出作者支持什么教派?(1分)

 

 

三、选择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15分)历史选做题(每题15分,在A、B二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作,则所作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务必写清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帝(孝文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回味降融。”

——摘自《北史·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马丁·路德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于1522年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对整个德意志民族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它使基督教教徙团结在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的周围:雪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统一感……

——宋志轶《德意志文化教育的精神》

   (1)合材科一和所学知识,简述孝文帝实行语言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其改革在策略上的特点。(9分)  

   (2)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分析他翻译德文《圣经》的原因。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语言方面所做的努力产生的相似作用。(6分)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到,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民生主义即富人虽富,不使以害贫人,

 ……我国资本家尚无,然不可不预为富人劝告,预为贫人防备,此即民生主义也。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他准备怎样建立?(4分)

 

 

(2)据材料一、二,你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看出了什么缺陷?(4分)

 

 

(3)据材料一、二、三和当时中国国情,分析孙中山主张的“至完美”的国家能否建立?为什么?(7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