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西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按此纪年方法,中华民国元年是

A.壬子年       B.癸丑年       C.甲寅年       D.乙卯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A.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涵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

A.设置晚于琅邪郡(今山东境内)                    B.下辖若干县、乡、里

C.郡守由皇帝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其故在擅专威福……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犹大不可也。”最有可能说此言论的帝王是

A.赢政        B.李世民            C.赵匡胤            D.朱元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       B.封建王朝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走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虚伪的反映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2010年是农历的“虎年”。右图是“虎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②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③是风俗画的具体体现

④体现了文人画的风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

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

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B.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迪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迪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八国联军屠杀北京居民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我们主张在彻底地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我们把这样的国家制度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据内容判断,这段文献资料应当出自

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嘉兴民丰纸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民族企业,其发展过程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缩影。1948年,民丰账面资金一度达到480亿元,但其生产经营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出现这种奇怪的经营状况的最直接原因是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     B.日本人的掠夺政策

C.官僚资本经济控制     D.美国商品大量涌入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上海科技馆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见右图)指出:“上海在美中关系的历史中是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城市,在37年前,《上海公报》打开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新的篇章”是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D.中美关系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

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清教徒时代,人类史上真正出现了职业概念。当时的职业一词是Calling,含有“召唤、神召”的意思。在英国清教徒的理解中,职业是被上帝所召唤和安排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则是每个教徒天赋的职责和义务。这种观点来自

A.Henry VIII     B.Martin Luther     C.John Calvin        D.Charles Ⅰ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03年,俄罗斯社会科学院某院士说:“把苏共送入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我们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向世界宣布:苏联的所谓民主化、私有化、多元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院士将苏联解体的原因片面归结为:

A.经济危机        B.政局动荡        C.和平演变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内战时一切陷入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工商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联)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加速发展战略    D.新经济体制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是否推行霸权政策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WikiWiki一词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是“快点快点”。它是一种多人协作的网络超文本系统,由沃德·坎宁安于1995年所创。它可以多人维护,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中国将这种互联网概念称为“维客”、“维基”。这主要体现了

A.知识经济时代的知本创意            B.经济一体化格局的精髓

C.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冲击               D.工业化带来的多元文化互补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我国商品经济繁荣,全国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帮,其中著名的有晋商、徽商、广东商帮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有关晋商的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常氏一改‘学而优则仕’为‘学而优则商’,能数代集中优秀人才锐意经营商业,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的商人群体。”塞上商贾,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劳瘁,耐风寒。晋商一反朝廷“贵农贱商“的社会风气,树立“以商致财、用财守本”的思想观念。晋商认为应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举善事,如晋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义而受到朝廷嘉奖被授予皇商资格。

晋商对商业情报和市场信息非常重视,综合分析后及时改变经营策略和筹划对策。“经营与票号共举,经贸与镖号同存”体现了配套经营的战略。到京城开饭馆,到四川贩夏布,到扬州贩淮盐,到长白山贩人参,到湖南贩茶叶,到蒙俄做边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广东商帮的一些材料:

广东商帮来源于“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算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国夷人载货而来广,各投各行交易。”

他们在广州、佛山等中心市场设置批发商行经营业务,例如佛山原头街“卖京土布匹”;汾流大街卖苏杭美物、皮裘、颜料、马鞍、毡毯、各色洋布;与此同时,他们又将广东的货物贩运到外省或省内边远地区批发给当地中小商人。

广东商帮助海外商品在内地的流通,积累自己的财富之后将自己的生活形态放置于海外,并影响当地的商业形态,晋商与徽商他们经商的共同特点是注重与官府的关系,一张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成就发财之梦想。而后起之秀“广东商帮”则摒弃了前两者结托官府、单靠商业的缺陷,引进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开拓创新的实业之路,从而迅速崛起并闻名于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晋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广东商帮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2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经济政策的制定应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16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材料二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的博文写道:“我到联合国大厦参观时,就看到一块大幅宣传,上面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和文字,表明了一个大家都愿意遵守的最低伦理准则:中文用的是孔老夫子那句名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联合国大厦三楼大厅确有一幅用马赛克镶嵌而成的彩色大型壁画,壁画主题叫“黄金法则”: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 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

                      ——引自《联合国的人际关系“黄金法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法国历史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目的有哪些?(6分)

(2)儒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与联合国传达的思想有何相同之处?在具体实施上有何不同?(6分)

(3)材料二中“黄金法则”在我国外交政策阐释中的最准确体现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

材料二  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2分)孝文帝、王安石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4分)

(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