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西省高二文科班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魏晋之际出现“玄学”,其特点是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把儒家和道家的三部典籍奉为“三玄”,崇尚“清谈”。据此,请推断“三玄”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论语》

B.《周易》

C.《老子》

D.《庄子》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共同点是

A.认为教育可以兴国

B.具有唯物主义的观点

C.重视民意

D.认为统一是民心之所向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  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②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④促进了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措施,下列有关这些措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指导思想是道家思想

B.目的是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C.措施有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等

D.结果使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北方的边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之间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

B.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C.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D.唐朝时推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失去了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为贼也 ③倡导唯物主义  ④经世致用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有①世袭 ②察举   ③征召 ④会试

A.①②

B.②③

C.④③

D.①③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南宋)朱熹《行宫便殿奏礼》

材料三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