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当时人们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

C、 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经济成就按其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冶铁鼓风水排       ④铁制农具

A.④②③①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年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

A.八达岭长城       B.大运河  C.四川都江堰        D.河北赵州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 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唐人张籍《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

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故就别院种三数亩禾,时自锄其稊莠。” 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

A.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           B.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  

C.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           D.古代农业歉收是因为统治者不亲自耕作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有史料记载:“自乾隆二十二年(1757)只保留粤海关一口贸易到五口通商开放的80年间,更总括了全国的进出口贸易,广州的对外贸易有‘金山珠海,天子南库’之称。”这表明(    )

A.统治者不再推行海禁政策              B.清政府十分重视对外贸易 

C.一口贸易的实质是官方垄断            D.一口贸易体现出清政府的适当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唐朝扬州极为繁盛,明有“扬一益二”之说,扬州的繁荣最直接得益于(  )

A.当地的经济发达和经济特色         B.政治的清明

C.处于交通枢纽的地位               D.经济重心的南移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红楼梦》、《苏州府志》、《天工开物》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选项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

A.唐代苏州的风俗           B.元代的海外贸易

C.明清江南的手工业         D.晚清的文学创作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明朝中期,出现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的现象。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世人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各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的立场是(  )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说”         D.找到了“无主地”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7世纪的荷兰之所以能确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荷兰人从事海上商业活动历史悠久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

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D.荷兰政府的支持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三次英荷战争爆发于17世纪后半期,当时英国正处于(  )

A.资产阶级革命前夕         B.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             D.工业革命后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17-18世纪的殖民扩张活动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主要作用是(  )

A.抢占了广大海外市场           B.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削弱了封建贵族势力           D.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通讯工具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C.使资本主义国家结束殖民扩张   D.确立了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统治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美国纽约市中心,有一块很大的石碑,上面记载着纽约市起源的情况。从碑记中我们可以知道最初建立这个城市的是(  )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荷兰人      D.英国人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提到:“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 这表明(  )

①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结果    ②垄断组织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③垄断组织存在损害社会公平的问题    ④垄断组织会导致中小企业发展困难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B.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民族工商业         D.第二次工业革命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大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材料四  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藉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材料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商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5分)

(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4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1500年后,人类社会逐渐形成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世界联系不断加强,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进步。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 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请回答:

(1)读图7,指出西方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请各举两例。(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4分)简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3分)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是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64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材料三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革命……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材料四 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是以迅速消灭森林为代价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这种场面在20世纪初仍被认为是人类的杰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句话的理解。(4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4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