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安徽省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C、郡县官吏与皇帝臣与君的关

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基本解决是在:

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某学者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文章(书籍):(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据此判断,该论文研究的方向应该是

A.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的影响         B.古希腊的政治文明的内容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罗马法影响深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内容严谨,对于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规定   

B.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是为汉谟拉比法典奠定基础       

D.罗马法对近代东西方一些国家的立法仍有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英国女王出访德国应被接待的规格为   (     )

A.元首级                    B.总理级         

C.部长级                    D. 一般官员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以下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君主制和共和制多次曲折交替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述错误的是(    )

A、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D、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战略的严重失误

C、领导集团后期缺乏团结性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据统计,19世纪40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所引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    )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有人说:“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又是一次失败了革命”。其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C、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辛亥革命和大革命最终都失败了,最主要的表现是(    )

A、被野心家篡夺了革命果实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C、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国共两党能够合作抗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际形势决定        B.国内形势决定

C.阶级利益趋于一致      D.社会主要矛盾决定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根本原因(    )

A、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B、帝国主义国家从中破坏

C、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国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一败一胜,造成这种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

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D.《辛丑条约》——洋务运动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辛亥革命的下列成果中,能全面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走上新台阶的是(     )

A.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帝国主义势力                                                               B.颁布《临时约法》,开始民主宪政的历程                                                                             C.按“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建立新的政权机构

D.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近代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创伤,有人咏叹一场战争时说:“通川(州)    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官禁满兵戈。”这反映的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资政新篇》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反映   B.是洪仁玕借鉴资本主文明的产物

C.没有真正实施                   D.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3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3分)材料二作者对此有什么看法?(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3分)元朝实行行省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4)依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3分)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2分)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一 (下左图)

材料二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纪念邮票之二  (下右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下左图)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下右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五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下左图)

材料六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下右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请回答:

(1)上述三组图片材料中,一二、三四、五六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9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在哪些文献中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4分)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4分)

(4)材料五六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3分)

 

三、简答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从1931年到1945年8月,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哪些苦难?中国人民是如何克服并最终取得胜利的?(10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