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年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君王中,每日必占卜,遇事必占卜的君王最有可能是

A、周王      B、商王      C、秦王       D、夏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王位世袭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自古以来人们称,山东为齐鲁之邦,因为齐、鲁古国是山东政治文明的发源地,这两个发源地最早起源于

    A,西周分封    B.古代地名    C.春秋分封    D.汉初封国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A、“周王---卿---诸侯---士”等级序列    B、“周王---诸侯---大夫---士”等级序列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序列   D、“周王---诸侯---士--卿”等级序列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表中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周天的儿子

原配妻子

二子、八子

妾一

长子、三子

妾二

四子、六子

妾三

五子、七子

A、长子       B、二子       C、八子或长子    D、四子或五子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共同点是突出强调

  A、等级关系     B、血缘关系     C、臣属关系      D、政治关系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中国文化特别看重祖宗,如祖宗祠堂、祖坟祭奠、家族礼仪等,与此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内服与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

A、完全割裂的   B、互为表里   C、前者决定后者   D、后者决定前者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说明

A、统治者比以前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社会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当时的铸造业更加发达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

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     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

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   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诗·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A、周灭商,实行分封制           B、西周初年分封诸侯

C、西周实行宗法制度             D、分封制渐趋崩溃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唐朝诗人李白在《古风》一诗中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的“秦王”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A、公元221年    B、公元220年    C、公元前220年    D、公元前221年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以血缘为核心    C、具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D、垄断神权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守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秦统一后确立的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是

A、三公九卿制度    B、设刺史   C、制定严苛、细密的秦法   D、推行郡县制度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中国的姓氏来源多样,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据《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  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表现

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    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右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刺史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本特征是权力的高度集中        B、奠定了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C、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D、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周武王主张实行分封制,而秦朝时李斯坚决反对实行分封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恰当的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相对进步的   C 都阻碍了历史进步    D 有利于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削藩”命令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D、实行分封制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这一选官制度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      D、九品中正制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夺取诸侯的爵位                       D、继承西周的分封制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工作顺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吏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D、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载:藩镇拥,独霸一方,“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上述材料说明

①藩镇掌握了用人权,控制了辖区内的赋税收入      ②藩镇拥兵自重,中央难以控制

A、①正确,②错误      B、①错误,②正确    C、①②皆错误    D、①②皆正确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钱穆《国别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C、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D、唐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北宋时期,并称“二府”的是

A、三省长官和枢密院           B、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C、三司使和枢密使             D、平章政事和枢密使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

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采用文官代替武将任地方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宋太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形成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从中可以得出的教训是

A、改革过程中要善于用人                 B、改革必须大刀阔斧,冲破阻力

C、改革要提高办事效率,实行精兵简政     D、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

A、推行郡县制度   B、设置刺史   C、实行一省制     D、实行行省制度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

A、中书省     B、尚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明代在省级最高行政机构专门设有负责监察的机构是

A、都察院         B、监察御史       C、“科道”         D、按察使司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政治信息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明朝百姓服饰全部都有统一规范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关于明清时期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明太祖时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B、明内阁不是法定的行政决策机构

C、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D、清初时与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存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春联是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春联制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期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详细信息
49. 难度:简单

据说明太祖曾写诗描述自己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设

A、选拔翰林官员入值文渊阁     B、设置殿阁大学士备顾问

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详细信息
50. 难度:简单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以下各项表述中最能体现钱穆这一观点的是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B、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D、清朝设置军机处

 

详细信息
51. 难度:简单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详细信息
52. 难度:简单

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C、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D、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详细信息
53. 难度:简单

清代的一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

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奉旨承办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

C、军机大臣接替宰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大臣的权力日益膨胀

 

详细信息
54. 难度:简单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是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

A、唐太宗          B、 宋太祖          C、明太祖           D、雍正帝

 

详细信息
55. 难度:简单

汉武帝设刺史,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宋太祖设置通判,这些举措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重视

A、分割地方权力               B、对地方官的监察     

C、发挥文官作用               D、利用地方矛盾相互制衡

 

详细信息
56.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各朝代都建立一套选官用人制度,以补充官僚队伍,下列不属于选官制度是

A、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B、西汉实行征辟制   

C、唐朝实行科举制            D、宋朝设谏议制

 

详细信息
57. 难度:简单

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B、汉朝强化察举制监察地方百官

C、宋朝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D、清朝在中央设立都察院

 

详细信息
58. 难度:简单

“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发生的相同原因是

A、中央政府统治腐朽            B、地方势力膨胀的结果

C、皇帝荒废朝政的结果          D、朝廷兵力空虚

 

详细信息
5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有效地笼络了人才

D、是为了打击魏晋以来形成的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详细信息
60. 难度:简单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情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A、同年出生的举人或进士      B、同年为官的各级官员

C、同年考中的举人或进士      D、同乡的举人或进士

 

详细信息
61. 难度:简单

“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那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B、宗法制    C、三省六部制         D、察举制

 

详细信息
62. 难度:简单

皇帝对丞相的礼仪由赐座、探病到丞相站着奏事,由站着奏事到必须跪着奏事,实质可以反映出

A、皇帝对大臣要求提高      B、皇帝与大臣隔阂不断加深

C、朝廷礼仪的完善        D、皇权的加强,大臣地位的不断下降

 

详细信息
63. 难度:简单

以下政制既加强皇权,又提高了办事效率的是

①刺史制  ②通判  ③三省六部制   ④军机处设置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详细信息
64. 难度:简单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政府行政效率能不断增强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皇宫建筑布局更为合理

 

详细信息
65. 难度:简单

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辅政机构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计相    ③殿阁大学士   ④军机大臣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详细信息
66. 难度:简单

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

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67. 难度:简单

作家张爱玲在高三的一篇作文说:“历史”能供给卡通数不尽的伟大美丽的故事。如果要给卡通“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提供素材,需要选取的是

①胡惟庸案件    ②宋太祖赵匡胤  ③三省六部制  ④七国之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8.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据载,洪武十三年,明太祖废除宰相。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这八日中送呈皇帝的奏章共1660件,涉及3391件政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两对矛盾,这两对矛盾分别是什么?(4分)依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概括相权的变化过程。(9分)

(2)有人认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的政治是“皇权下的民主”,试结合材料一、二分析该观点形成的原因?(10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这种趋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