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B.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C.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

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

 

详细信息
3. 难度:困难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宋代城市商业发展”课题的过程中,搜集到了下列素材,你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A.司马光主编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B.“南海一号”沉船打捞出的青花瓷片

C. 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

D.苏轼的《洞庭春色赋》手迹拓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④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

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954年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它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这是针对会议讨论的

A.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B.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C.亚非国家独立的问题         D.反对美国的“冷战”政策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构想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

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

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从下表中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1951—1965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

单位:%

年 份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产值

1951—1955

10.8

11.3

13.1

1956—1960

9.1

9.0

10.4

1961—1965

8.5

6.6

8.6

 

                                                                            

 

 

 

A.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C.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D.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欧洲联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三大著名区域集团,欧洲联盟与后两者相比,主要同点是

    A.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B.合作程度最高,合作领域最广泛,合作成效最显著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强

    D.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组织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下列文学作品中能较好的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是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二、材料阅读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

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1分)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视下列各点为不言而喻的真理: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具有造物主赋予的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政府才在人们中间得以建立,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来自被其统治的人民的同意;但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对政府的原来的目的造成损害时,人民有权来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

材料二  我们合众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确保国内安定和平,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保证我们自己及后代得享自由的恩赐,特为美利坚合众国颁布和制定本宪法。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导言(1787年)

    材料三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因此不断得到更新,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原则。(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是怎样体现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和材料三核心观点的。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民公社)将经济水平各不相同的农业社的财产无条件地全部上缴公社,由公社统一核算和调拨;将社员自留地……以至生产工具等收归集体所有……公社化之初,在一些地方的公社中一度……按人供给口粮,进而实行吃饭不要钱……把公社劳动力按军队编制组成班、排、连、营、团等单位,公社可以统一指挥调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力的无偿调拨。

                           ——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要改变农村政社合一体制,设立乡政权,设立村民委员会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根据宪法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83年10月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至此,原来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的人民公社被撤销,相应地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人民公社时代作为村级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也被撤销,代之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负责办理本村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材料三  随着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全国各地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2010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开启了城乡选举同票同权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人民公社体制的主要弊端。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决定在农村撤社设乡的原因,这一举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6分)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有哪些主要的特点?综合材料二、三,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5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政变大事记

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日) 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 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

 9月19日(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

9月20日(八月初五日) 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9月21日(八月初六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

                     ——据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三联书店(2005年版)整理

材料二  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光明日报》2008年12月7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4分)

(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3分)

(3)据材料三,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3分)

 

 

B.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

材料三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清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

 

C.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下面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根据中国科学院对三星堆出土文物所作C14测定,将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年代定位于公元前3200年;是一个早于中原黄河流域夏代、商代、周代的另一个中国古代伟大文明。可以说,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中国网2008年5月22日

材料三 “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

——余秋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件青铜人像具有怎样共同典型的面目特征?你认为这与史书对哪一位古蜀国王的描绘相符?(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三星堆的发现,对于史学界是真正具有颠覆性作用的”? (4分)           

 

(3)你是否赞同余秋雨关于“成都是中国文化的丰盈的偏仓”的观点?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

 

D.阅读下列材料:

 

6ec8aac122bd4f6e(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由教廷总建筑师,也曾主管圣彼得大教堂建筑的伯尼尼设计。广场以1586年竖立的方尖碑为中心。……梯形广场的地面向教堂逐渐升高,当教皇在教堂前为信徒们祝福时,全场都能看到他。……在长圆形广场的长轴上,方尖碑的两侧,各有一个喷泉,它们显示出广场的几何形状。在广场中央,可以比较好地看到大教堂的穹顶,它向人们指示了一个观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多少弥补了一点因大教堂前半增加了一段巴西利卡、人们在一定距离内看不到完整的大穹顶的缺憾。伯尼尼说,柱廊像欢迎和拥抱朝觐者的双臂。

 

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

请回答:

(1)设计师用椭圆形广场的设计,以及梯形广场地势由外向内、向圣彼得大教堂逐渐升高的设计,分别突出了什么理念?(2分)

(2)当时罗马教皇决定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及其广场的目的何在?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的设计体现了怎样的寓意?(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圣彼得大教堂所体现了哪些领域的成就?试分析其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