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的原子A,其阳离子An+核外共有x个电子,则A的质量数为

A.2(x+n) B.2(xn) C.2x D.n+2x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X

C.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熔、沸点最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该原子核外电子层数2倍的只有CS

B.离子化合物中除含有离子键外,还可能含有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C.除氢元素外,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H2OD2O互为同位素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 B.MgONa2SO4NH4HCO3

C.Na2O2KOHNa2SO4 D.HClAl2O3MgCl2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在一定条件下,ROR可发生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1 mol RO参与该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

A.只有④ B.只有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6O14N2两种气体,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等,质量相等 B.分子数和质量分别相等

C.分子数和质量均不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分别相等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O2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 B.CO2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

C.SO2H2O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 D.盐酸中含有H+Cl-,HCl为离子化合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最近,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60中含共价键 B.C60 C60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

C.C6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D.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一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 由b极移向a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D.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电子转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甲所示。已知200 ℃时:

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ol1

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ol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

B.反应Ⅱ的能量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C.断裂3 mo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ol N2(g)4 mo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

D.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ol1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

B.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

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

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Y(g) 2C(g)W(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当容器中Y的正反应速率与C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达到平衡时,X的浓度与Y的浓度一定相等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在一定条件下,测得2CO22CO+O2(反应从CO2开始)平衡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此条件下,CO2的分解率为(     )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 )

A.2A(l)+B(l)═2C(g)  H1

B.2A(g)+B(g)═2C(g) H2

C.2A(g)+B(g)═2C(l)  H3

D.2A(l)+B(l)═2C(l)  H4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aq) +(aq)+Ba2+ (aq)+2OH(aq)=BaSO4(s)+2H2O(l)ΔH=57.3 kJ/mol

B.KOH(aq)+H2SO4(aq)=K2SO4(aq)+H2O(l)ΔH=57.3kJ/mol

C.C8H18(l)+O2(g)=8CO2(g)+ 9H2O(g)ΔH=5518 kJ/mol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ΔH=5518 kJ/mol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内的物质不属于同系物的是(   )

A.CH3CH3   B.CH2=CHCH3   CH2=CHCH2CH3

C.CH3CH2OH    CH3CH2CH2CH3 D.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燃烧0.1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生成3.584LCO2(标况),3.6H2O,则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烷

C.一定无甲烷 D.一定有丙烷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B.CH3CH2CH2CH2Cl

C.CH4CH3CH3

D.CH3CH(CH3)CH2CH2CH3CH3CH2CH2CH(CH3)CH3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列几种烷烃的沸点,根据下列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物质
 

甲烷
 

乙烷
 

丁烷
 

戊烷
 

沸点
 

—162℃
 

—89℃
 

—1℃
 

+36 ℃
 

 

A.-40℃ B.低于-162 ℃ C.低于-89℃ D.高于+36℃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在标准状况下,在三个干燥的烧瓶内分别装有:①干燥且纯净的NH3;②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③NO2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假设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不扩散,则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554 B.212 C.111 D.无法确定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A.NH3HCl B.H2SSO2 C.NOO2 D.N2O2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常温下,将充满等体积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试管内气体体积不会明显减少的是

NOO2

NO2 O2

COO2

NH3 O2

Cl2 SO2

N2 NO

 

 

A.③⑥ B.④⑤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此时若滴入BaCl2溶液,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Fe2 C.Fe3 D.NO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有某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为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89.6mL B.112mL C.168mL D.224mL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步骤:

.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a,滴加盐酸。

.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活塞a。请回答:

(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步骤 Ⅰ、 得知盐酸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字母)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为了验证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步骤Ⅱ中未写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加以解释)

 

三、原理综合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ABCDEF是分属三个短周期的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的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CE同主族,形成的化合物EC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

(2)常温下,液态的B2A4与气态的BC2两者发生反应生成无毒物质,16g B2A4发生反应放热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D2E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生成物之一为HH与过氧化钠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写出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H的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家发现一种化学式为A4B4的离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1mol 熔融A4B4电离生成两种离子各1mol,则该物质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5)B2A4 常用做火箭推进的燃料,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

(6)30mL某浓度由ABCD中三种元素形成的一元强碱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M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产生的气体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aq)]的关系有下列图示两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则曲线Y表明M中的溶质为______;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由曲线XY可知,两次实验通入的CO2的体积比为______

 

四、计算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将气体AB置于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2D(g),反应进行到10 s末,达到平衡,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B的物质的量为0.6 molC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C表示10 s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3)10 s末,生成物D的浓度为________

(4)AB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________

(5)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化是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下同),气体的密度变化是________

(6)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生成D的速率如何变化(增大减小不变”):①降低温度______;②增大A的浓度________;③恒容下充入氖气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