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绿色能源是指使用过程中不排放或排放极少污染物的能源,如一次能源中的水能、地热能、天然气等;二次能源中的电能、氢能等。下列能源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①太阳能②风能③石油④煤⑤潮汐能⑥木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⑤
|
|
| 2.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5g核素 B. C.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D.
|
|
| 3. 难度:简单 | |
|
50mLl8mol/L的硫酸与足量铜片共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A.大于0.9mol B.等于0.45mol C.小于0.45mol D.大于0.45mol小于0.9mol
|
|
| 4. 难度:简单 | |
|
鉴别SO42﹣时所选用的试剂及先后顺序最合理的应为 A.BaCl2溶液、稀盐酸 B.稀盐酸、BaCl2溶液 C.Ba(NO3)2溶液、稀硫酸 D.稀硝酸、BaCl2溶液
|
|
| 5. 难度:简单 | |
|
居室装修用石材的放射性常用88Ra(质量数226)作为标准,居里夫人(MarieCurie)因对Ra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RaSO4难溶于水和强酸 B.Ra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ⅡA族 C.RaCO3不能与盐酸反应 D.Ra(OH)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
|
| 6.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 C.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D.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
|
|
| 7. 难度:中等 | |
|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D.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任意化学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都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相同条件下,大小相等的铝片与浓硫酸反应比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大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0 D.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
|
| 9. 难度:中等 | |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SO2做喷泉实验 B.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验证NH3易溶于水 D.比较Na2CO3与NaHCO3的稳定性
|
|
| 10. 难度:中等 |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46g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个数为3NA B.常温常压下,17gNH3含有NA个N-H共价键 C.1molFe与S恰好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D.标况下,2.24L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A
|
|
| 11.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 12. 难度:简单 | |
|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mol金刚石比1mol石墨的总能量低 B.金刚石与石墨中的化学性质相似 C.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
|
| 13. 难度:中等 | |
|
W、X、Y、Z是四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图。已知W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0;X和Ne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差1;Y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半导体材料;Z的非金属性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应简单离子半径:X<W B.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 C.化合物XZW既含离子键也含共价键 D.Y的氧化物能与Z或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
| 14. 难度:简单 | |
|
下列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的是 A. C.
|
|
| 15. 难度:简单 | |
|
反应C(s)+H2O(g) ①增加C(s)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
| 16. 难度:中等 | |
|
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 B. 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min) C. 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D. 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
|
| 17. 难度:中等 | |
|
已知金属单质X、Y、Z、W之间有下列关系:①2X+3Y2+===2X3++3Y;②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氢氧化物的碱性比X元素的强;③由Y、W与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Y为负极。则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X>Y>W B.Z>W>X>Y C.Z>Y>X>W D.X>Z>Y>W
|
|
| 18. 难度:简单 | |
|
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2X(g) A.反应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B.反应容器中密度不再变化 C.X、Y、Z的浓度之比为2:1:1 D.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Y的同时生成2molX
|
|
| 19. 难度:中等 | |
|
反应P(g)+3Q(g) A.v(P)= 0.15mol/(L·min) B.v(Q)= 0.6mol/(L·min) C.v(R)= 0.1mol/(L·s) D.v(S)= 0.4mol/(L·min)
|
|
| 20. 难度:简单 | |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组成的原电池中电子是从锌经过导线流向铜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C.将铜片和铁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浓硝酸中,铜片作正极 D.把锌片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CuCl2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
| 21. 难度:中等 | |
|
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Fe2+、NO3-、SCN- B.Ca2+、K+、Cl-、NO3- C.Al3+、K+、OH-、NO3- D.Na+、Ca2+、SiO32-、Cl-
|
|
| 22. 难度:简单 | ||||||||||||||||||||||||
|
下列有关SO2的性质的探究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
| 23. 难度:中等 | |
|
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 无水CuSO4 ② 澄清石灰水 ③红热CuO ④ 生石灰 ⑤ 品红溶液 ⑥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逐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⑤——②——⑥——④——③ B.①——⑤——⑥——②——④——③ C.③——④——②——⑥——⑤——① D.②——⑤——①——④——③——⑥
|
|
| 24. 难度:简单 | ||||||||||||||||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
| 25. 难度:中等 | |
|
1.28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是 A.224mL B.168mL C.336mL D.448mL
|
|
| 26. 难度:中等 | |
|
如表是a~p十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阴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 (3)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 (4)d、g、n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填写)。 (5)f、g、p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填化学式)。 (6)p和n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7)c的氢化物和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8)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有下列框图中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为10电子微粒。
①丁属于________(选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②请写出h单质与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
| 27. 难度:简单 | |
|
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到D依次增大,已知A和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A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C的单质在加热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C2B2的电子式:________ (3)写出AB2与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C2D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
| 28. 难度:中等 | |
|
Ⅰ、某实验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以检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发现,反应后①中的温度升高;②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铝条与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________.反应过程________(填“①”或“②”)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 (2)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2FeCl3+Cu=2FeCl2+CuCl2,以上两个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_,负极材料为: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为:________,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Ⅱ、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可加________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但有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目的是________。
|
|
| 29. 难度:简单 | |
|
在4L密闭容器中充入6molA气体和5mol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 (1)x的值为多少________ (2)B的转化率为多少________ (3)平衡时A的浓度为多少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