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酒中混有少量的塑化剂,少量饮用对人体无害,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 B.丝绸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其中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大分子化合物油脂在人体内水解为氨基酸和甘油等小分子,才能被人体吸收
|
|
| 2. 难度:中等 | |
|
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1mol B.联氨(N2H4)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Ⅳ属于还原反应 D.过程Ⅰ中,参与反应的
|
|
| 3. 难度:中等 | |
|
有机物W的分子式为C9H12,其含有苯环的结构有 A. B.除了上述三种物质,W的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5种 C.有机物W的一种结构为 D.不管有机物W的结构中是否含有苯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
|
| 4. 难度:简单 | |
|
已知
A.原子半径: B. C. D.稳定性:
|
|
| 5. 难度:困难 | ||||||||||
|
某小组探究Na2S溶液与KMnO4溶液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资料:ⅰ. ⅱ.单质硫可溶于硫化钠溶液,溶液呈淡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实验可知,Na2S被氧化 B.取少量实验Ⅰ所得溶液进行实验,检测到有 C.实验Ⅰ中生成棕褐色沉淀,说明酸性条件下S2-能将 D.实验Ⅱ得到浅粉色沉淀,是由于S2-将新生成的
|
||||||||||
| 6. 难度:中等 | |
|
某小组采用电渗析法从含
A.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 B. C.阴极区总反应式为 D.每放出
|
|
| 7. 难度:困难 | |
|
室温下,分别向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mol/L的HX、HY溶液中滴加同浓度的Ba(OH)2溶液(Ba2+与X-、Y-均不反应)。已知pOH水
A.室温下,Ka(HX)>Ka(HY) B.Q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X-)=2c(Ba2+) C.T点溶液中阴离子浓度之和大于M点 D.室温下,水解常数Kh(Y-)=6.7×10-8
|
|
| 8. 难度:中等 | |||||||||||||||||||||||||
|
呋喃甲酸俗称糠酸,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食品行业、涂料、医药、香料等。用呋喃甲醛制备呋喃甲酸和副产品呋喃甲醇的原理为:
反应1: 反应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上图装置制备呋喃甲酸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①乙醚( ②主要试剂相关物理性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温回流”时需控制反应温度8~12℃,应采取的控温方式是________,三颈烧瓶中所加入的 (2)在“控温回流”时充分搅拌才能获得较高产率。其原因是________。 (3)“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操作2”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 (4)“蒸馏”时,用下图________(填字母标号)装置更好,与另一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
(5)呋喃甲酸粗品精制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最终得到精产品9.86g,呋喃甲酸的产率为________。
|
|||||||||||||||||||||||||
| 9. 难度:困难 | |
|
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
(1)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________ (2)已知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 (4)“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定滤液成分”结果为 (5)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把 (6)从滤液
|
|
| 10. 难度:困难 | ||||||||||||||||||||||
|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 反应Ⅱ: 不同温度下,K1、K2的值如下表:
现有反应Ⅲ: (2) 反应Ⅲ: 反应Ⅳ: 在恒压、
其中: ①温度高于300℃, ②22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 (3)石油化工生产中,利用裂解反应可以获得重要化工原料乙烯、丙烯。一定条件下,正丁烷裂解的主反应如下: 反应Ⅴ: 反应Ⅵ: 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①反应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分压的变化表示,即v= ②若平衡时乙烯的体积分数为 ③若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后反应容器的体积________
|
||||||||||||||||||||||
| 11. 难度:困难 | |
|
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 (2)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 (3)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 (4)硝酸铜溶于氨水形成 ① ②氨气在一定的压强下,测得的密度比该压强下理论密度略大,请解释原因________。 (5)自然界中的
|
|
| 12. 难度:中等 | |
|
有研究人员在体外实验中发现药物瑞德西韦对新冠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2)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R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苯的二取代物且苯环上含有硝基;②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为3:2:2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5)结合题给信息和已学知识,设计由苯甲醛为原料制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