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事实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
| 2. 难度:中等 | |
|
设 A.在 B.标准状况下, C. D.
|
|
| 3. 难度:中等 | |||||||||||||||||||||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
| 4. 难度:中等 | |||||||||
|
四种化合物的键线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 B.a、b、c、d均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C.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c、d D.c、d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
|||||||||
| 5. 难度:困难 | |||||||||||||||||
|
某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下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所示(两端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室的电极反应式为: B.乙室和丁室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增大,淡水的出口为b C.当戊室收集到 D.淡化过程中易在戊室形成水垢
|
|||||||||||||||||
| 6. 难度:中等 | |
|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 C.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 D.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21
|
|
| 7. 难度:困难 | |
|
为研究用AgNO3溶液将混合溶液中的Cl-和CrO42-沉淀分离,绘制了25℃时AgCl和Ag2CrO4两种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平衡曲线。其中,pAg+=-lgc(Ag+),其余离子类推。两条相交曲线把图像分成了X、Y、Z、M四个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sp(Ag2CrO4)约为1×10-12,Ksp(AgCl)的数量级为10-10 B.M区域内可析出Ag2CrO4沉淀,而不析出AgCl沉淀 C.向Ag2CrO4,AgCl混合固体和水组成的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水, D.向Cl-,CrO42-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硝酸银溶液,先析出AgCl沉淀
|
|
| 8. 难度:困难 | |||||||
|
谷物中脂肪含量虽少,但却是其品质优劣的指标之一。黄玉米中粗脂肪(以亚油酸甘油酯为主)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亚油酸甘油酯沸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两次“冷却”均在干燥器中进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中多次“萃取”均在下列____________仪器中进行(填字母标号)。
(3)为了克服多次萃取实验操作繁琐,萃取剂消耗量过大的缺点, Franz von Soxhlet发明了索氏抽提筒。若将上述实验的多次萃取改为在下图装置中进行(约需10~12h):
①为提高乙醚蒸气的冷凝效果,球形冷凝管可改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中常在冷凝管上口连接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球形干燥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需控制提取器(烧瓶)温度在60℃~70℃之间,应采取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索氏提取法原理:当无水乙醚加热沸腾后,蒸气通过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上升,被冷凝为液体滴入抽提筒中,当液面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高处时,萃取液即回流入提取器(烧瓶)中……如此往复。 a.冷凝管 b.虹吸管 c.连通管 ④索氏提取法存在的明显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处理:样品中纯脂肪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_(填“<”、“>”或“=”)
|
|||||||
| 9. 难度:困难 | |
|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钴酸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含有LiCoO2、导电剂乙炔黑、铝箔及镀镍金属钢壳等,处理该废旧电池的一种工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LiCoO2中Co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用NaOH溶液处理正极材料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浸”过程中LiCo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酸浸”时Co、Li元素的浸出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当温度高于80℃时Co元素浸出率下降的原因有:
①Co2+水解加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节pH的目的是使Ni2+和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全部沉淀。 (5)“萃取”环节,钴、锂萃取率与平衡时溶液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为了实现钴、锂分离效果较好,pH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填整数)左右。
(6)“萃取”和“反萃取”可简单表示为 (7)取CoC2O4固体4.41g在空气中加热至300℃,得到钴的氧化物2.41g和一种无毒无污染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
| 10. 难度:困难 | |
|
C、N的氧化物常会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科研工作者用各种化学方法来消除这些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CO2的重整:用CO2和H2为原料可得到CH4燃料。 已知:① ② 写出CO2重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时,向V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中,均充入1molCO2和4molH2,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可逆反应
(3)反应
(4)间接电化学法除NO,其原理如图所示。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阴极室溶液呈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理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 11. 难度:中等 | |
|
氟代硼酸钾(KBe2BO3F2)是激光器的核心材料,我国化学家在此领域的研究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回答下列问题: (1)氟代硼酸钾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F>O>______________。基态K+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____形。 (2) 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其中阴离子的键角为___________。 (3)下列硼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A. C. (4)硼元素的简单氢化物BH3不能游离存在,常倾向于形成较稳定的B2H6或与其他分子结合。
①B2H6分子结构如图,则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②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磷化硼(BP)是受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P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磷化硼晶胞沿z轴在平面的投影图中,B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是_______________,已知晶胞边长为apm,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
|
|
| 12. 难度:中等 | |
|
化合物M(C16H14O2)是一种香料,工业上常利用烃A和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①气态烃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1.25g·L-1; ②醛在碱性溶液中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再脱水生成不饱和醛:
(1)F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M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K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碳碳三键 ②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乙醛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1-丁烯,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