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甘肃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剧烈反应,并有氢气生成。装运金属钠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现有三组洛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39%的酒精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过滤、萃取、分液 B.萃取、分液、蒸馏

C.分液、蒸馏、萃取 D.萃取、蒸馏、分液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1molH2O中含有2mol氢和2mol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③0.012kg12C中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④Na2O的摩尔质量为62

⑤1 molN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⑥2mol水的摩尔质量是1mol水的摩尔质量的2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⑤⑥ D.②⑤⑥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现有N2O2的混合气体,其总质量为144g,总物质的量为5mol,O2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2:3 C.3:2 D.4:1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磷酸的摩尔质量均为98g

B.20℃、1.0×10 5Pa时,同体积的O2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标准状况下,16gO224g Mg所占的体积相同

D.1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如果ag某气态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数为p,b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6.02×1022个H2SO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2NA个H+

B. 在0℃、101kPa时,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 14g氮气中含有7NA个电子

D. 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7︰4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实验室欲配制1.00mol/LNaCl溶液8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选用100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洗净后烘干

B. 用托盘天平称取5.9g NaCl固体倒入容量瓶中溶解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 摇匀、静置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1~2mm,用胶头滴管加水至与刻度线相平即可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转移 D. 定容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 0.3 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SO42的总物质的量为0.9 mol

B. 1 L水吸收22.4 L氨气时所得氨水的浓度不是1 mol·L1,只有当22.4 L氨气溶于水制得1 L氨水时,其浓度才是1 mol·L1

C. K2SO4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SO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D. 10 ℃时,100 mL 0.35 mol·L1KCl饱和溶液蒸发掉5 g水,冷却到10 ℃时,其体积小于100 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35 mol·L1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铁胶体 D.酒精溶液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是分散系的一种, 它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B.氢氧化铁胶体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溶液的分散质可通过半透膜,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通过半透膜

D.NaCl固体分散在水里形成溶液,难溶于苯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0.1 mol KOH固体分别加入到下列100 mL的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变化的是(   )

A.纯净水 B.0.l mol/L HCl

C.1.0 mol/L CH3COOH D.0.5 mol/L H2SO4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向含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c(Fe2)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0~1:Fe+NO3+4H=Fe3+NO↑+2H2O

B.1~2:Fe+2Fe3=3Fe2

C.2~3:Fe+Cu2=Fe2+Cu

D.0~3:3Fe+2Fe3+2Cu2=5Fe2+2Cu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mol/L KI溶液: Na+K+ClO-H+

B.0.1mol/L 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C.0.1mol/L HCl溶液:Ba2+K+CH3COO-NO3-

D.0.1mol/L NAOH溶液:Mg2+Na+SO42-HCO3-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与推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溶液中存在NH4+

B.加入K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C.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沉淀生成,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

D.某溶液加入CCl4, CCl4层显紫色,证明源溶液中含有I-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钾溶液的反应:Ba2++SO42-=BaSO4

B.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OH-+H+=H2O

C.碳酸钠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CO32- + 2H+=CO2↑+H2O

D.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 CO32- + 2H+=CO2↑+H2O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它可能表示(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①“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

B.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3Cu+=2Fe3++3Cu

C.根据①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

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资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3Cl2+ 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

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 2I-=2Fe2++ I2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SO2+2Fe3+2H2O=SO42-+2Fe2+4H

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氧化性:Cr2O72->Fe3>SO2

B. K2Cr2O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

C. 每有1 mol K2Cr2O7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6NA

D. 若有6.72 L SO2(标准状况)参加反应,则最终消耗0.2 mol K2Cr2O7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亚硝酸钠(NaNO2)既可以作氧化剂又可以作还原剂,当它在反应中作氧化剂时,可能生成的产物是(    )

A.N2 B.N2O3 C.HNO3 D.NO2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Fe2+NO3-Fe3+NH4+H+和水六种粒子,在反应过程中测得Fe3+NO3-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反应中NO3-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B.还原性:Fe2+NH4+

C.该反应中Fe2+被氧化为Fe3+

D.在反应中参加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钠;③酒精;④氨气;⑤硫化氢;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⑨氧化钠固体;⑩液态氯化氢。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2)等质量④和⑤中氢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若④和⑤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④和⑤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3)写出⑥和⑧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AB两,分别向AB两室充入H2O2的混合气体和1mol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A室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总数约为______________(填数值)

②实验测得A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4g,则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______倍。

③若将A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______刻度处。

(5)在标准状况下,1L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33.6L二氧化碳气体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溶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 CuSO4 CaCl2NaCl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洗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沉淀是否完全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别可能有的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向少量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氢钠溶液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稀盐酸清洗铁锈(Fe2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实验室配制460mL0.100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现有下列仪器

A 烧杯   B  100mL量筒    C  100mL容量瓶    D 药匙 E.玻璃棒   F.托盘天平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为_________,若加蒸馏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  ______

A 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

B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再摇匀

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F.称取的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

4)若取50.0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另一150mL0.200mol/LNa2CO3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可忽略)。

 

五、综合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海带中碘含量比较高,从海带提取碘的操作如下:

(1)将干海带进行灼烧的仪器是________,海带灰中含有较多KI,将海带灰溶于水,然后过滤得到澄清滤液。

(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硫酸和H2O2混合溶液,得到棕褐色含有单质碘的水溶液。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上述碘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CCl4,振荡,静置,则I2会转入到CCl4层中,这个过程叫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I26KOH=5KIKIO33H2O1.5mol I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物质:O2K2Cr2O7Cr2SO43H2SO4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

①该反应中,氧化剂为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单线桥法表示上述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