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中等 | |
|
下列不属于低碳经济的是( ) A.太阳能发电 B.火力发电中 C.推广节能灯 D.发展核电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 C.氮气的电子式:
|
|
| 3. 难度:简单 | |
|
某种氨原子的符号为 A.15 B.7 C.8 D.14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
|
| 5. 难度:简单 | |
|
根据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无法确定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电荷数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水沸腾汽化 B. 水加热到1500℃开始分解 C. 氯化钠加热至熔化 D. NaOH固体溶于水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 冰的融化 B. 水的分解 C. 浓硫酸稀释 D. 硝酸铵溶于水
|
|
| 8.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铝与氯气的反应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 A.
|
|
| 10. 难度:简单 | |
|
在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B.原子晶体中,只存在共价键 C.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均很高 D.稀有气体的原子能形成分子晶体
|
|
| 11. 难度:简单 | |
|
已知M2+有2个电子层,则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2周期0族 B.第2周期Ⅷ族 C.第2周期ⅡA族 D.第3周期ⅡA族
|
|
| 12. 难度:简单 | |
|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 ) A.HX B.H2X C.XH3 D.XH4
|
|
| 13. 难度:简单 | |
|
下列过程与下图一致的是 ( )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钠与水的反应 C.碳酸钙高温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
| 14. 难度:简单 | |
|
用铁片与1 mol·L-1 H2SO4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 加入少量的CuSO4溶液 B. 改用18 mol·L-1硫酸溶液反应 C.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D. 加热
|
|
| 15. 难度:中等 | |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热稳定性: C.N、O、F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P、S、
|
|
| 16. 难度:中等 | |
|
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A.石英和干冰的熔化 B.食盐和冰的熔化 C.碳酸氢钠和水的分解 D.食盐和烧碱的熔化
|
|
| 17. 难度:中等 | |
|
能说明 A. B. C. D.
|
|
| 18.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若某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
|
| 19. 难度:中等 | |
|
为消除目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同时缓解能源危机,有关专家提出了利用太阳能制取氢能的构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1是放热反应 B. 过程2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氢能源可从自然界直接获取,是一次能源 D. 氢气不易贮存和运输,无开发利用价值
|
|
| 20. 难度:中等 | |
|
可逆反应A(g)+3B(g) A.v(A)=0.25mol(L•s)-1 B.v(B)=0.6mol(L•s)-1 C.v(C)=0.3mol(L•s)-1 D.v(D)=0.4mol(L•s)-1
|
|
| 21. 难度:简单 | |
|
如图为锌铜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锌片为负极,且锌片逐渐溶解 B.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 C.铜为正极,铜不易失电子而受到保护 D.溶液中阳离子向
|
|
| 22. 难度:简单 | |
|
N2+3H2 A. N2、H2不再化合 B. N2、H2、NH3浓度不再变化 C. N2、H2、NH3的质量相等 D. N2的转化率为100%
|
|
| 23. 难度:简单 | |
|
N2H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0.25 mo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N2和气态水放出133.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1/2N2H4(g)+1/2O2(g)=1/2N2(g)+H2O(g) △H=+267 kJ·mol-1 B.N2H4(g)+O2(g)=N2(g)+2H2O(g) △H=-133.5 kJ·mol-1 C.N2H4(g)+O2(g)=N2(g)+2H2O(l) △H=-534 kJ·mol-1 D.N2H4(g)+O2(g)=N2(g)+2H2O(g) △H=-534 kJ·mol-1
|
|
| 24. 难度:简单 | |
|
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是一个裸露的质子,X和Z处于同一主族,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Q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W的最内层电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次外层电子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分别与X、Z、W形成的化合物都不止一种 B. 原子半径:rQ>rW>rZ>rY>rX C. 化合物XQ和ZQ中化学键的类型不同 D. W的一种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
|
| 25. 难度:中等 | |
|
一定温度下,在
A.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在t1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反应前
|
|
| 26. 难度:中等 | |
|
(1)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 ①煅烧石灰石 ②木炭燃烧 ③酸碱中和 ④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 (2)
|
|
| 27. 难度:中等 | |
|
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
|
| 28. 难度:中等 | |||||||||||||||||||||||||||||||||||||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
(1)表中⑧元素单质可用作________。 (2)③、④、⑧的原子半径最小是___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3)⑤、⑥、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4)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_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 (5)②和③按原子数 (6)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该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填“离子”、“分子”、“原子”)。 (7)元素⑤、⑦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互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
|||||||||||||||||||||||||||||||||||||
| 29. 难度:中等 | |||||||||||||
|
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在
(1)图中表示
(2)用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每消耗 (4)已知常温常压下1g液态甲醇燃烧生成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