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2019年科幻片 A.化学能 B.生物质能 C.动能 D.热能
|
|
| 2. 难度:中等 | |
|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B. 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C.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FO4
|
|
| 3. 难度:简单 | |
|
下列表示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用语或模型错误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 C.
|
|
| 4. 难度:简单 | |
|
2016年IUPAC命名117号元素为Ts(中文名“ A.Ts是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 B.Ts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Ts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 D.中子数为176的Ts核素符号是
|
|
| 5. 难度:简单 | |
|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 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
A.放出1638 kJ 的热量 B.吸收1638 kJ 的热量 C.放出126 kJ 的热量 D.吸收126 kJ 的热量
|
|
| 6. 难度:简单 | |
|
已知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mg R2-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
|
| 7. 难度:中等 | |
|
一定条件下,反应 A. C.
|
|
| 8. 难度:中等 | |
|
为了从海带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②中分液时含 C.③操作使用的是反萃取法,得到的上层溶液中含有 D.操作Z 的名称是蒸发
|
|
| 9. 难度:简单 | |
|
现将下列物质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见下图),立即塞紧带 U 形管的塞子, 发现 U 形管内滴有红墨水的水面如图所示状态,判断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NaOH 固体 B.浓硫酸 C.
|
|
| 10. 难度:困难 | |
|
镁-次氯酸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该电池反应为:
A.电池工作时,正极 a 附近的 pH 将不断增大 B.电池工作时,C溶液中的溶质是 C.负极反应式: D.a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每转移 0.2mol电子,理论上生成 0.2mol
|
|
| 11. 难度:中等 | |
|
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N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 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 C.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 D.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
|
|
| 12. 难度:中等 | |
|
分析如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
|
| 13. 难度:中等 | |
|
下列有关叙述中,能说明非金属元素M比N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非金属单质N能从M的化合物中置换出非金属单质M; ②M原子比N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③N-离子的还原性比M-离子强; ④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HmM>HnN; ⑤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HmMOx>HnNOy; ⑥单质熔点M>N。 A.②⑤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
|
| 14. 难度:简单 | |
|
将过量的两份锌粉 a、b分别加入盛有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同时向加入锌粉 a的稀硫酸中再加入少量 A. C.
|
|
| 15. 难度:简单 | |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苯和氯气生成 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 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 D.
|
|
| 16. 难度:简单 |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中含有 C5~C11 的烷烃,可以通过石油的蒸馏得到汽油 B.含 C18 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先干馏后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
|
| 17. 难度:中等 | |
|
2018年5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在常温常压下用氮气和水生产氨,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 B. H+向a极区移动 C. 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2+6H++6e-== 2NH3 D. a极上每产生22.4L O2流过电极的电子数为4NA
|
|
| 18. 难度:简单 | |
|
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含甲基,乙基两个支链的烷烃有( ) A.5种 B.4种 C.3种 D.2种
|
|
| 19. 难度:中等 | |
|
Ⅰ.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 C>A>B>D>E,A、C同周期,B、C 同主族;A与B形成离子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2)A、B 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3)写出 D 和 E 形成的 5 核 10 电子分子与氯气的第一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均填序号)。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①
|
|
| 20. 难度:简单 | |
|
(1)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NO 和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 v( 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c.容器内 d.容器内 n(NO)∶n( e.12mol N-H键断裂的同时生成 5mol N≡N 键 ②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 NO 及 (填﹥、﹤或﹦)
(2)一定条件下,在 2L 密闭容器内,反应
①用 ②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21. 难度:中等 | |
|
为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装置B和装置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装置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溶液中NaBr完全被氧化,则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4)为验证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碘元素,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
|
|
| 22. 难度:简单 | |
|
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干燥管 D 的作用为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B 中装有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 A中加盐酸、B 中加
|
|
| 23. 难度:中等 | |
|
燃烧法是测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一种重要方法。已知 0.1mol 某烃 A完全燃烧后,生成 11.2L(标准状况)的 (1)通过计算推导A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写出A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