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化学与生活生产、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和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B.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 C.高纯度的SiO2可以制成光电池,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
|
| 2. 难度:简单 | |
|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A.提出原子学说 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提出分子学说 D.发现氧气
|
|
| 3. 难度:简单 | |
|
用NaOH固体配制250 mL 1.00 mol/L NaOH溶液时,不必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容量瓶
|
|
| 4. 难度:简单 | |
|
下列实验装置与实验目的对应的是 A. B. C. D.
|
|
| 5. 难度:简单 | |
|
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 A.50 B.86 C.136 D.222
|
|
| 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达式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B.S2-的结构示意图: C.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的符号:
|
|
| 7. 难度:简单 | |
|
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甲烷与O2的燃烧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
|
| 8. 难度:简单 | |
|
As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位于第四周期第VA族 B.酸性:H3AsO4>H3PO4 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稳定性:AsH3<PH3
|
|
| 9.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离子化合物的一组是 A.Na2O2 HBr B.Br2 Na2O C.KCl NaOH D.HF H2O
|
|
| 10. 难度:简单 | |
|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稳定性:PH3>H2S>HCl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原子半径:Cl<Mg<Ca D.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
|
| 11. 难度:简单 | |
|
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A.
|
|
| 12. 难度:中等 | |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SO3中所含原子数为0.4N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18 g H2O中所含电子数为10NA D.将78 g Na2O2与过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 13. 难度:中等 | |
|
某液态肼(N2H4)燃料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发射通讯卫星、战略导弹等运载火箭中。其中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生成物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b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电路中,电流方向:电极a→用电器→电极b C.当电极a.上消耗1 mol N2H4时,电极b上被氧化的O2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D.b极附近的pH值变大
|
|
| 14. 难度:中等 | |
|
2006年俄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宣布发现了第118号元素,已知第118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0族,预测第114号元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位于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ⅣA族 B. 肯定是非金属元素 C. 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 D. 常见的化合价有+2和+4价
|
|
| 15.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X为17的是 A. C.
|
|
| 16. 难度:中等 | |
|
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B. C. D.
|
|
| 17. 难度:简单 |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酸性溶液中:Na+、NO3-、CO32-、K+、 B.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Na+、Cl-、CO32-、SO42-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2-、NH4+ D.澄清透明溶液中:K+、Fe3+、SO42-、OH-
|
|
| 18. 难度:简单 | |
|
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 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P-O:360,O=O:498,则反应P4(白磷)+3O2=P4O6中消耗3 mol O2放出的热量为
A.1368kJ B.1498kJ C.1638kJ D.1683kJ
|
|
| 19. 难度:简单 | |
|
(1)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H2O与H2O2;②金刚石与石墨;③汞与水银;④16O和18O (2)请写出以下物质或微粒的电子式:H2O__________NaCl__________。 (3)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物质:O2、HCl、Na2O、NH4Cl、NaOH。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
|
| 20. 难度:简单 | ||||||||||||||||||||||||||||||||||||||||||||||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9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在①~⑨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在①~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③、⑤、⑥对应的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⑦和⑨可形成______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
||||||||||||||||||||||||||||||||||||||||||||||
| 21. 难度:中等 | |
|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储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Zn+H2SO4=ZnSO4+H2↑;B.NaOH+HCl=NaCl+H2O。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A”或“B”)。 (2)将锌片和铜片按如图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C.两烧杯中溶液的c(H+)均减小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______乙(填“>”、“<”或“=”)。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④当乙中产生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将锌铜片取出,再将烧杯中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c(H+)=0.2 mol·L-1(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试确定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
|
| 22. 难度:中等 | |
|
硫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探究其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②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b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填“I”、“II”或“III”);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硫和氯非金属性的强弱。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
|
| 23. 难度:困难 | |
|
将64 g铜与14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NO标况下的体积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HNO3的物质的量________。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