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度:简单 | |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机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二氧化硅 B.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混用有利于铁元素吸收 C.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的白色斑迹主要是氯化钠 D.通过石油的裂解可以得到乙烯、丙烯
|
|
| 2. 难度:中等 | |
|
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催化剂a表面发生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催化剂a、b增大了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 D.催化剂b表面发生的反应为:4NH3+5O2
|
|
| 3. 难度:简单 | |
|
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反应为: 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环己醇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C.环己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环己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 4. 难度:简单 | |
|
某学习小组设计的蔗糖水解反应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硫酸和热水浴都能加快蔗糖水解速率 B.滴加NaOH溶液的目的是调溶液的pH至碱性 C.加热至沸腾后试管内生成黑色沉淀 D.实验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有还原性物质生成
|
|
| 5. 难度:中等 | |
|
常温下,1mol·L-1NaHCO3溶液的pH=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OH−的数目为10−6NA B.该溶液中,c(HCO3-)>c(H2CO3)>c(CO32-) C.2c(Na+)+2c(H+)=2c(HCO3-)+c(CO32-)+2c(OH-) D.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
|
|
| 6. 难度:中等 | |
|
利用光能分解水的装置如图,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双极性膜将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B.阳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C.双极性膜能控制两侧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D.再生池中发生的反应为:2V2++2H+=2V3++H2↑
|
|
| 7. 难度:中等 | |
|
X、Y、Z、M、Q均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与主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为锂元素 B.原子序数:M<Q C.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M D.Y、Z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
|
|
| 8. 难度:中等 | |
|
Fe(NO3)3是一种重要的媒染剂和金属表面处理剂,易溶于水、乙醇,微溶于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Fe(NO3)3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制备Fe(NO3)3 a中加入100mL8mol·L-1硝酸,b中加入5.6g铁屑,将硝酸与铁屑混合后水浴加热。
(1)仪器b的名称是___。 (2)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铁屑溶解,溶液变黄色,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仪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c中所盛试剂是___,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 (4)若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得到Fe(NO3)3晶体,应采取的操作是: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____洗涤、干燥。 步骤二:探究Fe(NO3)3的性质 i.测得0.1mol·L-1Fe(NO3)3溶液的pH约等于1.6。 ii.将5mL0.1mol·L-1Fe(NO3)3溶液倒入有银镜的试管中,约1min后银镜完全溶解。 (5)使银镜溶解的原因可能有两个:a.NO3−(H+)使银镜溶解;b.__使银镜溶解。为证明b成立,设计如下方案:取少量银镜溶解后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___。
|
|
| 9. 难度:中等 | |||||||||||||||||||||||
|
硒和碲的单质是重要的高新技术材料。一种以含贵重金属的“酸泥”(含Se、Te、Ag、Pb、Cu等单质)为原料制备硒和碲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H2SeO3易溶于水,TeO2不溶于水。 ②“中和”过程中测得不同pH下相关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碱浸”过程中生成了Na2SeO3和Na2TeO3,则“滤渣”中含有Cu和__。写出Se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碱浸”过程中通入空气应适量的原因是___。 (3)“中和”过程中生成Te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中和”终点pH应选择在____附近,原因是___。 (5)“滤液”可返回____工序循环使用。 (6)要制取395g粗硒(质量分数为80%),理论上至少应通入标准状况下的SO2____L。
|
|||||||||||||||||||||||
| 10. 难度:困难 | |||||||
|
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H2(g)+I2(g)=2HI(g) ΔH=QkJ·mol-1 H2(g)+I2(s)=2HI(g) ΔH=+26.48kJ·mol-1 I2(g)=I2(s) ΔH=-37.48kJ·mol-1
键能是将1mol气体分子AB断裂为中性气态原子A和B所需要的能量,单位为kJ·mol-1。 ①Q=____kJ·mol-1。 ②H—H键能为____kJ·mol-1。 (2)716K时,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1充入H2(g)和I2(g),测得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
①若反应开始时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pkPa,则反应在前20min内的I2(g)平均速率 ②在H2(g)+I2(g) ③H2(g)+I2(g) (3)一定条件下,NaClO可将溶液中的I-氧化为I2。通过测定体系的吸光度,检测到不同pH下I2的生成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
已知:吸光度越高表明该体系中c(I2)越大。 ①pH=4.8时,在___min附近c(I2)最大。 ②10min时,不同pH与吸光度的关系是___。 ③pH=4.0时,体系的吸光度很快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吸光度快速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
|
|||||||
| 11. 难度:困难 | |
|
2020年1月,南开大学研究团队“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获得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含多种金属元素的催化剂正在刷新合成化学的新高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刚性”螺环的元素是碳,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是___。 (2)如图是一种简单螺环烃,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分子中___(填“含”或“不含”)手性碳原子。
(3)铁及其化合物羰基铁[Fe(CO)5]常用作催化剂。 ①1mol Fe(CO)5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写出一种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___。 ②Fe(CO)5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20℃,沸点103℃,热稳定性较高,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Fe(CO)5是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配体CO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是C而不是O,原因是____。 ③如图是某Fe单质的晶胞模型。已知晶体密度为d g·cm-3,则铁原子的半径为___nm(用含有d、NA的代数式表示)。
(4)在某些过渡金属的羰基化合物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的电子数之和满足“18e-结构规则”。羰基铁与羰基镍的化学式分别为Fe(CO)5和Ni(CO)4,则羰基铬的化学式是___。
|
|
| 12. 难度:中等 | |
|
科学家正在研究传统中草药金银花对治疗“新冠肺炎”是否有效,金银花活性成分“绿原酸”的一种人工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名称是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 (2)C的结构简式为____;B与C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 (3)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F生成G的反应中,“①一定条件”对应的试剂和反应条件是___。 (5)已知:双键连在同一碳原子上是不稳定结构。B的同分异构体中不含环状结构的共有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6)写出用A和2-丁烯为原料制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