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3)4] 2+。 C. 向反应后得到的深蓝色溶液加入乙醇,溶液中会析出深蓝色晶体,因为[Cu(NH3)4]2+与乙醇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另一种深蓝色沉淀。 D. 在[Cu(NH3)4] 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
|
2. 难度:中等 | |
按照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预测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是 A 2,8,18,32,50,8 B 2,8,18, 32,32,18,8 C 2,8,18,32,18,8 D 2,8,18,32,50,18,8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阳离子都是由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也能形成阳离子 ③合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④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熔点均按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其原因是由于键能由大到小的是 A. 铁、干冰、水 B.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C. 碘化氢、溴化氢、氯化氢 D. 二氧化硅、氯化钠、甲烷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通过观察固体是否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来判断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B. 相同条件下下列晶体晶格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I>NaBr>NaCl>NaF C. NaCl晶胞中与每个Na+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l-有12个 D. 在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可迅速传递能量,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
6. 难度:中等 | |
氢气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能源,必须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有报道称某种合金材料有较大的储氢容量,其晶体结构的最小单元如右图所示。则这种合金的化学式为 A. LaNi3 B. LaNi4 C. LaNi5 D. LaNi6
|
7. 难度:中等 | |
分子组成为C7HmO3N3Cl的有机物分子中,m最大值为 A. 14 B. 16 C. 18 D. 20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合物的命名正确且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 2,3,4---三甲基戊烷 B. 4---甲基---4,5---二乙基己烷 C. 2,2,3,3---四甲基丁烷 D. 2,5---二甲基己烷
|
9. 难度:中等 | |
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丙烯;⑧环己烯。其中既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⑤ B.④⑥⑦⑧ C.①④⑥⑦ D.②③⑤⑧
|
10. 难度:中等 | |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A. 3、14、4 B. 3、12、4 C. 4、12、4 D. 3、14、5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方法或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
12. 难度:困难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5H10,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结构有4种 B. 分子式为C6H14O,含有“—CH2OH”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C. 分子式为C5H12O的醚类物质结构有6种 D. 分子式为C11H16,苯环上有两个侧链的结构有18种
|
13. 难度:困难 | |
0.1某烃完全燃烧时生成30.8gCO2和12.6gH2O,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若其结构中只含有两个-CH3,则该物质的结构(考虑顺反异构)最多有 A. 8种 B. 9种 C. 10种 D. 11种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四种有机化合物均含有多个官能团,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属于酚类,可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CO2 B. ②属于酚类,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 C. 1 mol③最多能与1 mol Br2发生苯环上取代反应 D. ④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
15. 难度:中等 | |
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
16. 难度:中等 | |
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从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方法一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B. 推测BHT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苯酚 C. BHT与 D. 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方法二优于方法一
|
17. 难度:困难 | |
已知: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元素3p能级半充满;C是所在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D是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最多的元素。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写出D元素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2)D可形成化合物[D(H2O)6](NO3)3 。 ①[D(H2O)6](NO3)3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NO3-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②在[D(H2O)6] 3+中D3+与H2O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1 mol [D(H2O)6] 3+ 中含有的σ键有________mol。 (3)已知B、C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有两种。这两种化合物中________(填化学式)为非极性分子。另一种物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4)由A、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组成的晶体中,阴、阳离子都具有球型对称结构,它们都可以看做刚性圆球,并彼此“相切”。如下图所示为A、C形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图以及晶胞的剖面图: 晶胞中距离一个A+最近的C-有________个,这些C-围成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_,若晶体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A+的离子半径为________cm(用含NA与ρ的式子表达)。
|
18.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以苯、乙醛为原料,AlCl3为催化剂制备1,1–二苯乙烷,其反应原理为: 已知:AlCl3固体遇水会发生较强烈水解。 I.制取装置如下图所示。 (1)该反应需控制反应温度为20℃。控制20℃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反应不高于20℃的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结束后,将三口烧瓶中的混合物倒入冷稀盐酸中,用分液漏斗分离出有机层,依次用水、2%碳酸钠溶液、水洗涤,洗涤后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过滤、蒸馏,得到1,1–二苯乙烷。 (1)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无水硫酸镁也可用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代替。 (2)三口烧瓶中加入120mL苯(密度0.88g/mL)、19gA1C13和3.7g乙醛,20℃时充分反应,制得纯净的1,1–二苯乙烷7.6g。该实验的产率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___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氢化阿托醛 请根据上述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1)氢化阿托醛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一定条件下,1 mol氢化阿托醛最多可跟______mol氢气加成。 (2)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④中所用试剂X为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 难度:困难 | |
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一种重要合成橡胶IR和一种合成树脂X。 Ⅲ. 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1)在一定条件下,丙烯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___。 a.H2O b. NaOH溶液 c. Br2的CCl4溶液 d. 酸性KMnO4溶液 (2)D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H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 (4)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B与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①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