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6-2017学年高一(16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核反应不仅能发电也能制造元素.2016 年初国际上确认,利用原子核间的撞击已制造出原子序数分别为113115117 118 四种新元素,填补了目前元素周期表的空白,其中113 号元素与Al 元素处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发电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B. 115 号元素一定是处于VA 族的非金属元素

C. 117 号元素与F Cl Br I 均处于VIIA

D. 四种新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不同周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

X

Y

A

SO2

H2S

B

Cl2

CO2

C

NH3

CO2

D

SO2

Cl2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在通风厨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 针对Ⅲ中的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

C. 常温下,庚和乙形成的化合物易溶于水

D. 丁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电池分别属于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

B.干电池在长时间使用后,锌筒被破坏

C.铅蓄电池工作过程中,每通过2mol电子,负极质量减轻207g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

B. Z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 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 CaX2CaY2CaZ2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镁及其化合物一般无毒(或低毒)、无污染,且镁原电池放电时电压高而平衡,使镁原电池越来越成为人们研制绿色原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原电池的反应为xMg+Mo3S4MgxMo3S4;在镁原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g2+向正极迁移

B.正极反应为:Mo3S4+2xe===Mo3S

C.Mo3S4发生氧化反应

D.负极反应为:xMg-2xe===xMg2+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X(g)+2Y(s) 2Z(g)   H=-akJ/mol,一定条件下,将1molX2molY加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0min后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1.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min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B. 若容器中的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C. 10minZ的浓度为0.7mol/L

D. 10min内,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3kJ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锂电池,LiPF6是电解质,SO(CH3)2是溶剂,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

B. 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C.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b极反应式为FeS2+4Li+4e===Fe+2Li2S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Y同族,Z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简单离子半径:W<X<Z    B. W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一个N≡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 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恒温恒容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NH3、N2、H2的体积分数都不再改变 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正反应速率v(H2)=0.6 mol/(L·min),逆反应速率v(NH3)=0.4 mol/(L·min)

A.全部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③⑤⑥⑦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将SO2分别通入下列4种溶液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a中实验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试管b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强氧化性

C.试管c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D.试管d中能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完全溶于稀硝酸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 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 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图中所涉及产品均为离子化合物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

B.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C. 混合酸中NO物质的量为0.4 mol

D. 混合酸中H2SO4浓度为5 mol·L-1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7.2gCu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为bkg,若以12C16O2中的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
 


 


 

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谢元素符号)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气体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2.2mol/L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一定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10 s,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Y的转化率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0 s后的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符合该图像的是     

A.t1时刻,增大了X的浓度       B.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

C.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        D.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现有如下仪器,仪器中已注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装置A,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H2SO3>H2CO3),若选择仪器A、B、C、D并相连接,则B、C、D中所选择的试剂为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若选择A、E、F仪器,并按A、E、F顺序连接。

①则证明SO2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②若证明SO2具有还原性,在E中采取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氢氧燃料电池是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新型发电装置。如图为该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电池的电极表面镀一层细小的铂粉,吸附气体的能力强,性质稳定。请回答:

(1)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__

在导线中电子流动方向为________(用a.b表示)。

(2)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电极表面镀铂粉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电池工作时,H2和O2连续由外部供给,电池可连续不断提供电能。因此,大量安全储氢是关键技术之一,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

Ⅰ.Li+H22LiH            Ⅱ.LiH+H2O===LiOH+H2

①反应Ⅰ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反应Ⅱ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

②知LiH固体的密度为0.82 g/cm3。用锂吸收224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________

③将由②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转化率为80%,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14分)烟气脱硫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Al2(SO4)x(OH)6—2x]溶液,并用于烟气脱硫研究。

(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加CaCO3调节溶液的pH至3.6,其目的是中和溶液中的酸,并使Al2(SO4)3转化为Al2(SO4)x(OH)6—2x。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若溶液的pH偏高,将会导致溶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降低,其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上述流程中经完全热分解放出的SO2量总是小于吸收的SO2量,其主要原因是        ;与吸收SO2前的溶液相比,热分解后循环利用的溶液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六、实验题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如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 Na2S2O5

(1) 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

(3) 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__(填序号)。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已知: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 检测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