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诗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李自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 B. 刘禹锡诗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性质稳定,可通过物理方法得到 C. 王安石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的燃放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 曹植诗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能量变化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 B. Cl-的结构示意图: C. 乙醇的结构式:C2H5OH D. HOCH2COOH缩聚产物的结构简式:
|
3. 难度:中等 | |
2016年12月1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的四种新元素命名为113号 (缩写为Nh)、115号(Mc)、117号(Ts)和118号(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13号元素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B. 115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第VA族 C. 117号元素的某种原子,核内含176个中子,此原子是 D. 118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B. 热的碳酸钠溶液去污能力强,所以蒸干碳酸钠溶液得到NaOH固体 C. 在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若转移1 mol电子,则阳极溶解32 g Cu D.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可用于制作肥皂
|
5.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装置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甲所示装置(正放)可收集NO气体 B. 用图乙所示装置可吸收多余氨气且能防止倒吸 C. 用装置丙制取无水MgCl2 D. 用装置丁蒸干NH4Cl饱和溶液获取NH4Cl晶体
|
6.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澄清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加入(或滴入)X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7. 难度:困难 | |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B. C. D.
|
8. 难度:中等 | |
用H2O2溶液处理含NaCN的废水,反应原理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的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 B.该反应中H2O2作还原剂 C.实验室配制NaCN溶液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D.每生产0.1mol NaHCO3转移电子数约为0.1×6.02×1023个
|
9. 难度:困难 | |
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总数的2/3,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X>Y>Z>R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X C. 氢化物的稳定性:X>Y D. 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相同
|
10. 难度:困难 | |
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 = O2↑+4H+ B. N室中:a% <b% C. b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 D. 理论上每生成1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
|
11. 难度:困难 |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均为9的CH3COONa和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B. 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C.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说明Ksp[Mg(OH)2]>Ksp[Cu(OH)2] D. 已知I
|
12. 难度:简单 | |
某有机物Z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 X Z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Z结构中有4个手性碳原子 B.Y的分子式为C9H8O3 C.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8 mol NaOH D.Z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
13. 难度:困难 |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
14. 难度:困难 | |
25℃时,0.1 mol Na2CO3与稀盐酸混合所得的体积为1 L的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W点所示的溶液:c(Na+)>c(CO B. pH=4的溶液:c(H2CO3)+c(HCO C. 向pH=8的溶液中通入CO2至pH=7所得的溶液: c(Na+)>c(Cl-)+c(HCO D. pH=11的溶液:c(Na+)+2c(H2CO3)>2c(Cl-)+2c(CO
|
15. 难度:困难 | |||||||||||||
1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气体和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Z)=0.10 mol·L-1·min-1 B. 温度为200℃时,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0,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若密闭容器体积可变,其他条件不变,在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为原来一半,则c(X)<1mol/L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容器中再充入1.00 mol X气体和1.20 mol Y气体,到达平衡后,X转化率增大
|
16. 难度:中等 | |||||||||||||
草酸钴用途广泛,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制备。一种利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_____________还原(填离子符号)以便固体溶解。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写一个)。 (2)NaClO3的作用是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氯元素被还原为最低价。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加Na2CO3能使浸出液中Fe3+、Al3+转化成氢氧化物沉淀的原因是 。 (4)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滤液Ⅱ中加入萃取剂的作用是 ;使用萃取剂适宜的pH=____(填序号)左右: A.2.0 B.3.0 C. 4.0 (5)滤液Ⅰ“除钙、镁”是将溶液中Ca2+与Mg2+转化为MgF2、CaF2沉淀。已知Ksp(MgF2)=7.35×10-11、Ksp(CaF2)=1.05×10-10。当加入过量NaF后,所得滤液c(Mg2+)/c(Ca2+)= 。
|
17. 难度:困难 | |
化合物F是一种具有强双光子性质的物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在A、B、C、D、F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3)E的分子是为C14H13N,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含有 ③分子中只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5)已知: 请以苯和乙二醇为原料制备1,2-二苯基乙二醇
|
18. 难度:困难 | |
高纯硝酸锶[化学式:Sr(NO3)2]用于制造信号灯、光学玻璃等。 Ⅰ.工业级硝酸锶中常含有硝酸钙、硝酸钡等杂质,其中硝酸钙可溶于浓硝酸,而硝酸锶、硝酸钡不溶于浓硝酸。提纯硝酸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含杂质的硝酸锶样品,向其中加入浓HNO3溶解,搅拌。 ②过滤,并用浓HNO3洗涤滤渣。 ③将滤渣溶于水中,加略过量铬酸使Ba2+沉淀,静置后加入肼(N2H4)将过量铬酸还原,调节pH至7~8,过滤。 ④将滤液用硝酸调节pH至2~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⑤将得到的Sr(NO3)2·2H2O晶体在100 ℃条件下干燥,得到高纯硝酸锶。 (1)步骤②用浓HNO3洗涤滤渣的目的是_________。 (2)步骤③中肼(N2H4)将过量铬酸(CrO3)还原为Cr3+,同时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肼具有很好的还原性,且氧化产物无污染,故可用于除去锅炉等设备供水中的溶解氧等,除去100L锅炉水(含氧气8g/L)的溶解氧,需要肼的质量为_________。 Ⅱ.Sr(NO3)2受热易分解,生成Sr(NO2)2和O2;在500 ℃时Sr(NO2)2进一步分解生成SrO及氮氧化物。取一定质量含Sr(NO2)2的Sr(NO3)2样品,加热至完全分解,得到5.20 g SrO固体和5.08 g混合气体。计算该样品中Sr(NO3)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精确到0.01)。
|
19. 难度:困难 | |
Ca(H2PO2)2(次磷酸钙,一元中强酸H3PO2的钙盐)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溶于水(常温时,溶解度16.7g/100g水),其水溶液呈现弱酸性。可用作医药、抗氧化剂以及制备次磷酸钠等。由白磷(P4)与石灰乳制备Ca(H2PO2)2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口烧瓶中加入白磷和石灰乳,先通入N2,然后在约98°C下充分搅拌1h,同时收集产生的PH3。 步骤2.将反应液静置、过滤。 步骤3.向滤液中通入适量CO2,再过滤。 步骤4.用次磷酸溶液调节步骤3滤液的pH,浓缩、冷却结晶、干燥得次磷酸钙。 (1)步骤1先通入N2的目的是 ;搅拌的目的是 。 (2)步骤1石灰乳与 P4(白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步骤2过滤所得滤渣成分为 。 (3)步骤3的目的是 。 (4)请补充完整由产品进一步制备NaH2PO2·H2O的实验方案:取产品次磷酸钙加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溶解, ,干燥得到NaH2PO2·H2O。(已知:在常压下,加热蒸发次磷酸钠溶液会发生爆炸,100℃时NaH2PO2·H2O的溶解度为667g/100g水)
|
20. 难度:困难 | |
氮氧化物排放是形成臭氧层空洞、酸雨、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SCR法是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常用方法,反应原理为: 4NH3(g)+4NO(g)+O2(g) (1)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原理为:①NO+O3 常温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则反应O3+O (2)SCR法除NO时,投料比一定时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该法可能发生副反应4NH3(g)+5O2(g) (3)其他条件相同,在甲、乙两种催化剂作用下,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工业上选择催化剂乙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在催化剂甲作用下,图中M点处(对应温度为210℃)NO的转化率_________(填“可能是”、“一定是”或“一定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高于210℃时,NO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时,可用尿素[(NH2)2CO]还原NO,既安全又高效,且产物都是空气中含有的成分。与SCR法相比,等物质的量的尿素与氨气可消除的NO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不考虑副反应)
|
21. 难度:困难 | |
氮元素可以形成许多化合物,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与NF3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________。 (2)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见图甲。 写出Fe3+的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3)维生素B4结构如图乙,则1mol维生素B4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mol。 (4)配合物丙的结构见图,丙中含有__________(填序号); 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丙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