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二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反应 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 △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已知1g火箭燃料肼(N2H4)气体燃烧生成N2H2Og)时,放出16.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N2H4+O2=N2+2H2O△H= —534.4kJ/mol

B. N2H4(g)+ O2(g)=N2(g)+2H2O(g)△H= —16.7kJ/mol

C. N2H4(g)+O2(g)=N2(g)+2H2O(l)△H= —534.4kJ/mol

D. N2H4(g)+O2(g)=N2(g)+2H2O(g)△H= —534.4kJ/mol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在乙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L乙酸溶液中c(H)约为1×102mol/L

B. 乙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 10 mL 1 mol/L乙酸恰好跟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乙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CCO2 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降低时,v1v2的变化情况是 (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加,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为了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

A. NaOH    B. Mg(OH)2    C. 氨水    D. 铁粉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N2 g+ 3H2g2NH3g ΔH =" -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A. 431 kJ/mol    B. 946 kJ/mol    C. 649 kJ/mol    D. 869 kJ/mol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如题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中铁钉附近呈现红色    B. 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C. 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D. 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实验室用锌粒与VmL浓度为10%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下列物质,关于反应速率v说法正确的是

A. 少量Na2SO4固体,v(H2)减小    B. VmLBaCl2溶液,v(H2)不变

C. 加入细小的碳粒,v(H2)增大    D. 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室温时,下列溶液混合后,pH大于7的是

A. 0.1 mol·L1的盐酸和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B. 0.1 mol·L1NaHCO3溶液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

C. 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D. pH1的醋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的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忽略体积变化),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20mL 3mol/L 的X溶液    B. 30mL 2mol/L 的X溶液

C. 10mL 4mol/L 的X溶液    D. 20mL 2mol/L 的X溶液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反应SO2(g)NO2(g)NO(g)SO3(g)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再加入一定量的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衡左移,容器内压强一定增大

B. 平衡右移,达到平衡时容器压强一定增大

C. 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容器内压强一定增大

D. 平衡右移,SO2的转化率提高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存在下列平衡:

Ca(OH)2(s)Ca2+(aq)+2OH-(aq)

当向浑浊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又恢复到原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Ca2+数不变    B. c(Ca2+)增大

C. pH不变    D. pH增大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对于可逆反应3H2N22NH3,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 增大压强    B. 充入更多N2    C. 使用高效催化剂    D. 降低温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电解100mLcH+)=0.30mol/L的下列溶液,当电路中通过0.04mol电子时,理论上析出金属质量最大的是( )

A. 0.10mol/LAg+     B. 0.20mol/L Zn2+     C. 0.20mol/L Cu2+     D. 0.20mol/L Pb2+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升高了温度

B. t2时使用了催化剂

C. t3时增大了压强

D. t4时降低了温度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为了使Na2S溶液中c(Na+)/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   )

A. 适量KOH溶液    B. 适量H2S气体    C. 适量盐酸    D. 适量NaOH溶液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2C(g) Δ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molA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A. ③②①    B. ③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①③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断开K,向右侧烧杯中加入0.1molCuOCuSO4溶液恰好恢复到反应前的浓度和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铜棒为正极,其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B. 烧杯右侧碳棒为阴极,其电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C. 反应中消耗锌的质量为13g

D. 导线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在25时,用0.125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  )

A. 11    B. 12    C. 13    D. 11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对于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该酸式盐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 在该盐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

C. HY能水解,水解方程式为HYH2OY2H3O

D. HY能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YH2OY2H3O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 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中性,溶液中c(Na+) > c(SO42-) > c(NH4+) > c(H+) = c(OH-)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c(Na+) > c(CO32-) >c(HCO3-) > c(OH-) > c(H+)

C. 已知酸性HF > CH3COOH,pH相等的NaFCH3COOK溶液中c(Na+)c(F-) < c(K+)c(CH3COO-)

D. 0.1mol/L Na2S溶液中 c(H+) + c(HS-) + c(H2S) = c(OH-)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某温度时,Ag2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大量SO42-的溶液中肯定不存在Ag+

B. 0.02 mol·L-1AgNO3溶液与0.02 mol·L-1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

C. 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sp)1×10-3

D. a点表示Ag2SO4的不饱和溶液,蒸发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C.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图乙中横坐标X表示通过电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E表示反应消耗H2O的物质的量

B. E表示反应生成H2SO4的物质的量

C. F表示反应生成Cu的物质的量

D. F表示反应生成O2的物质的量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已知反应Cu(s)+2Ag+(aq)=Cu2+(aq)+2Ag(s)为一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其设计成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电极X是正极,其电极反应为Cu-2e=Cu2+

B.银电极质量逐渐减小,Y溶液中c(Ag+)增大

C.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D.当X电极质量减少0.64g时,外电路中有0.02mol电子转移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困难

x Ag+2Bsy Cg; △H <0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             

2)根据图示可确定xy=              

30l0min容器内压强____           (填变大不变变小

4)推测第l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                    

减压;增大A的浓度;增大C的量;升温;降温;加催化剂

5)若平衡I的平衡常数为K1,平衡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填“>”“=”“<”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知识的回答:

(1)A为0.1mol/L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2)B为0.1mol/LNaHCO3溶液,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平衡体系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测得NaHCO3溶液的pH>7,请分析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3)C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若把B和C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4)D为含有足量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AgCl(s)Ag+(aq)+Cl-(aq)

在25℃时,氯化银的Ksp=1.8×10-10mol2/L2.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

① 100mL蒸馏水中;

② 100mL 0.2mol/LAgNO3溶液中;

③ 10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

④ 100mL 0.1mol/L盐酸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②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_mol/L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28. 难度:困难

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有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已知:

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相同浓度的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D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2)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25℃时,0.1 mol/L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3·H2O)=_______________(用含有a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5)在一定体积的0. 005 mol·L-1的C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 001 25 mol·L-1的盐酸时,混合溶液的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1)如果把开关KA,该装置应是        Zn2)极是        极,电极反应式为       

2)上述反应进行5min后,置换开关KC,则该装置是        Zn2)极是        极,电极反应式是       

3)上述装置进行2min后,再置换开关KB,则Zn1)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Zn2)极发生的有关电化学的反应方程式为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