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素质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铅笔芯的原材料为铅,儿童使用铅笔时如果用嘴吮吸能够引起铅中毒

B. “轻轨电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当电车启动时,电车电刷与导线的接触点上由于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该选用耐高温、能导电的物质,石墨恰好合适

C. 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含脂质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 双氧水是绿色氧化剂,可作医疗消毒剂,说明H2O2对人体无害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几项(     )

SiO2——太阳能电池   NH3——制硝酸   NaCl——制纯碱   Al2O3——焊接钢轨

NaClO——消毒剂   MgO——耐火材料   H2SO4——制炸药   Na2CO3——制水泥

A. 4    B. 5    C. 6    D. 7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我国学者成功发现了新一类水分解产氢催化剂:通过调控三氧化钨(WO3)局部原子结构,制备出深蓝色钨氧化物(WO2.9),该种钨的氧化物能高效而快速地催化水分解产生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WO3和WO2.9是同分异构体

B. 由WO3制备WO2.9的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C. 18gH2O在WO2.9的高效催化下产生H2体积为22.4L

D. 利用这种新型催化剂分解水的同时可放出热量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A

比较CH3COOH和H2CO3酸性强弱

测同浓度的Na2CO3、CH3COONa溶液的pH

B

比较S和Si非金属性强弱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SO2出现浑浊

C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D

探究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取少量蔗糖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且加热

 

 

A. A    B. B    C. C    D. D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科学家尝试用微生物电池除去废水中的有害的有机物,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

A. A极电极反应式为:

B. B极电极反应式为:

C. 溶液中的阴离子由A极向B极移动

D. 该微生物电池在高温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下列实验装置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根据实验现象证明酸性强弱:硝酸>碳酸>硅酸

B. 图乙制备金属锰

C. 图丙滴定管中溶液的液面读数为22.40mL

D. 图丁检验乙醇与浓硫酸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必须有除杂装置X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已知丁基(—C4H9)有四种结构,某烃的结构简式为,该烃可能的结构有(     )

A. 16种    B. 14种    C. 12种    D. 10种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0.1molL-1的NaCl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两极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电解后的溶液中注入一定量的盐酸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始状态

B. 在电解质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的氯化氢气体并注入0.1mol的水可以使溶液恢复到原始状态

C. 阴极产生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是阳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的0.75倍

D. 阳极产生的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58g/mol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呈中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

6.4g的34S234S8混合物中,含硫原子总数为0.2NA

12g金刚石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加水至100mL,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9.8%

含0.2NA个阴离子的Na2O2和水反应时,转移0.2mol电子

11.2LCl2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0.5NA

1L含NA个NH3H2O的氨水,其浓度为1molL-1

A. ②③④    B. ③④⑤    C. ④⑥⑦    D. ①②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CH4(g)+4F2(g)═CF4(g)+4HF(g)的反应热H为(     )

化学键

C—H

C—F

H—F

F—F

键能/(kJmol-1

414

489

565

155

 

 

A. -485 kJmol-1    B. +485 kJmol-1    C. +1940 kJmol-1    D. -1940 kJmol-1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 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 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元素a 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解释物质用途或现象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铝热反应用于焊接钢轨:2Al+Fe2O3Al2O3+2Fe

B. 汽车尾气中发生的催化转化反应:2NO+2CON2+2CO2

C. 燃煤时加入石灰石减少SO2的排放:2CaCO3+2SO2+O22CaSO3+2CO2

D. 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不溶物CaSO4:CaSO4+ CO32-CaCO3+ SO42-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H+OH-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b的变化

B.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10-13

C. 该温度下,加入FeCl3可能引起由ba的变化

D. 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d的变化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内容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的浓度: (NH4)2SO4> NH4Cl > NH4HCO3

B. 微粒半径: K+> S2> F

C. 给出质子的能力:CH3COOH >C2H5OH > H2O

D. 氢化物的沸点: HF > HCl > HBr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在某温度T℃时,将N2O4、NO2分别充入两个各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浓度变化如下[2NO2(g)N2O4(g) △H<0]:

容器

物质

起始浓度/(molL-1

平衡浓度/(molL-1

N2O4

0.100

0.040

NO2

0

0.120

N2O4

0

0.0142

NO2

0.100

0.07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衡时,Ⅰ、Ⅱ中反应的转化率(N2O4)>(NO2

B. 平衡后,升高相同温度,以N2O4表示的反应速率(Ⅰ)<(Ⅱ)

C. 平衡时,Ⅰ、Ⅱ中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Ⅰ)=

D. 平衡后,升高温度,Ⅰ、Ⅱ中气体颜色都将变深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

NaClO过量时,易发生反应: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

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O(NH2)2溶液     B、NaOH溶液     C、NaOH和CO(NH2)2混合溶液     D、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肼含量

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入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用0.1000mol/L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配制250mL溶液所需仪器除分析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需______________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

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已知A、B、C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室温下,A为固体,B和C均为气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按如下框图进行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组成单质A、B、C的三种元素中的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属物质类别一定不是_____________

氢化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如果E溶液是一种强酸,则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一些常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A、E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并且C的原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SiC相同,J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K是两性化合物。反应用于工业中生产H。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G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写出D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和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反应是科学家研究开发制备该纳米级复合粉末的最新途径。已知B由Si及另外两种元素组成,且Si与另外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锰的化合物种类较多,大多具有广泛的用途。

Ⅰ.MnO2是H2O2分解的良好的催化剂,它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MnO2的性质。

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把MnO2固体加入到H2O2溶液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Na2SO3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再滴加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FeSO4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再加入MnO2固体,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为研究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对比实验:在室温下,取A、B、C三支试管,用同浓度同体积的KI溶液和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MnO2固体反应,然后分别加入1mL0.2mol/L NaOH溶液、1mL水、1mL0.1mol/L稀硫酸。现象记录如表所示:

试管编号

实验现象

A

溶液不变色

B

溶液缓慢变浅棕褐色

C

溶液迅速变棕褐色

 

 

①从以上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C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铁酸锰(MnFe2O4)可用于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可有效缓解能源危机。MnFe2O4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Fe3+、Mn2+沉淀的pH如表格所示。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Fe3+

2.7

4.2

Mn2+

8.3

10.4

 

步骤一中投入原料Fe(NO33和Mn(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论上应为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中需控制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中是否洗涤干净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氧化锌、氮化镓及新型多相催化剂组成的纳米材料能利用可见光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其核外存在______________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写出两个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空间构型的分子和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容易得到一个H+,形成水合氢离子(H3O+)。下列对上述过程的描述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原子的杂化类型发生了改变         B、微粒的空间构型发生了改变

C、微粒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D、微粒中的键角发生了改变

在冰晶体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如图甲),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kJmol-1,除氢键外,水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kJmol-1),则冰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___________kJmol-1

氮化镓的晶体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___;N、Ga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该配位键中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是______________;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金刚砂(SiC)和氮化镓并称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双雄,它与金刚石具有相似的晶体结构,试比较金刚石和金刚砂的熔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种ZnO晶体的晶胞如图丙所示,Zn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其晶胞中Zn2+和O2-之间的距离为apm,列式表示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_gcm-3(不必计算结果)。

 

六、推断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石油的裂解是石油化工的重要方法之王,石油的裂解产物是合成材料的重要的基础原料。例如工业上以丙烯为原料可制得一种重要合成橡胶IR和一种合成树脂X。

B的分子式是C6H6O,可与NaOH溶液反应。

已知以下信息:

(—R、—R’、—R’’表示可能相同或可能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

Ⅲ.同一碳原子上有两个碳碳双键时,分子不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定条件下,丙烯可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__

A、H2O         B、NaOH溶液         C、Br2的CCl4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2)A与C2H2合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3)E、F中均含有碳碳双键,则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4)H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5)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树脂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要求的有___________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出现四组峰的有_________种。

能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只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