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电解NaCl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 溶液中Na+由石墨电极向铁电极移动 C. 通电一段时间后,可看到铁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D. 通电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中溶液变蓝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HCO3-+H2O B. 硫离子的水S2-+2H2O C. 钢铁吸氧腐蚀时的正极反应:2H2O+O2+4e-=4OH- D. 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2Cl-+2H2O=H2↑+Cl2↑+2OH-
|
3. 难度:困难 | |
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 A.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
4. 难度:困难 | |
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 B. b点:c(NH4+)+c(NH3·H2O) > c(Cl-) C. c点:反应消耗的HCl 和NH3·H2O 的关系为:n(HCl)= n(NH3·H2O) D. 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
|
5. 难度:中等 | |
分别在等体积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氢离子浓度c(H+)及氢气的体积V(H2)(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
6. 难度:困难 | |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CO2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0.4mol B. 0.5mol C. 0.6mol D. 0.8mol
|
7.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金属的腐蚀情况,某同学将锌片和铜片置于浸有饱和食盐水和酚酞的滤纸上,并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 左边铜片上有气泡冒出 B. 右边锌片上的反应为2Cl-- 2e-= Cl2↑ C. 最先观察到红色的区域是② D. 两铜片质量均不发生变化
|
8. 难度:中等 | |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 O2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
|
9. 难度:中等 | |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 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 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 用图2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D. 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
10. 难度:简单 | |
常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H2的量:②最少 B. 四种溶液的KW相同,由水电离的c(H+):①=③>②=④ C. 将①、④两种溶液混合后,若pH=7,消耗溶液的体积为:①>④ D. 向等体积的四种溶液中分别加入10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
11. 难度:困难 | |||||||||||||||||||||||||
描述弱电解质电离情况可以用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表示,下表是常温下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上述四种酸中,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常数不变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 D.加少量冰醋酸 (2)CH3COONH4的水溶液呈________ (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质的量1∶1的NaCN和HCN的混合溶液,其pH>7,该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中常将BaSO4转化为BaCO3后,再将其制成各种可溶性的钡盐(如:BaCl2)。具体做法是用饱和的纯碱溶液浸泡BaSO4粉末,并不断补充纯碱,最后BaSO4转化为BaCO3。现有足量的BaSO4悬浊液,在该悬浊液中加纯碱粉末并不断搅拌,为使SO42-物质的量浓度达到0.0lmol·L-1以上,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应 ≥____________mol·L-1。
|
12. 难度:困难 | |
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1)①如图示意用石墨做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写出阳极产生ClO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阴极区pH增大的原因___________。 (2)ClO2对污水中Fe2+、Mn2+、S2-和CN-等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某工厂污水中含CN-amg/L,现用ClO2将CN-氧化,只生成两种气体,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处理100m3这种污水,至少需要ClO2______mol. (3)为提高甲醇燃料的利用率,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燃料电池,电池的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个电极通入甲醇气体,电解质是掺入了Y2O3的ZrO2晶体,在高温下它能传导O2-。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苯乙烷(C8H10)可生产塑料单体苯乙烯(C8H8),其反应原理是:C8H10(g)⇌C8H8(g)+H2(g)△H=120kJ·mol-1某温度下,将0.40mol苯乙烷,充入2L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定不同时间该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1)当反应进行到20min时,该段时间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用0.40 mol H2(g)和0.40mol C8H8(g)合成C8H10(g),当有30kJ热量放出时,该反应中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__。此时,该合成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_______(填“是”或“否”)。 (4)工业上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不参与反应),C8H10(g)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的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Ⅰ、图Ⅱ所示。 ①由图Ⅰ可知,T1________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由图Ⅱ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水蒸气的用量越大,C8H10的平衡转化率将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已知:I2+2S2O32-=S4O62-+2I- 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___________,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_______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 mL。 可选用________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CuCl2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简单 | |
我国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材料为钢芯镀镍,依据你所掌握的电镀原理,你认为在硬币制作时,钢芯应做 ( ) A. 阴极 B. 阳极 C. 正极 D. 负极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B. 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 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
17. 难度:中等 | |
①10℃时10 mL 0.1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50 mL0.05 mol·L-1的H2SO4溶液; ②10℃时10 mL 0.05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 ③30℃时10 mL 0.05 mol·L-1的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 若同时将它们混合发生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则出现浑浊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③②
|
18. 难度:中等 | |
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3OH(l)+3/2O2(g)=CO2(g)+2H2O(l) ΔH=+725.76 kJ·mol-1 B.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C.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725.76 kJ·mol-1 D. 2CH3OH(l)+3O2(g)===2CO2(g)+4H2O(l) ΔH=+1451.52 kJ·mol-1
|
19. 难度:中等 | |
已知反应 A + 3B A. 0.5 mol/(L.min) B. 1 mol/(L.min) C. 2 mol/(L.min) D. 3 mol/(L.min)
|
20.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则对( ) A. 高碘酸和碘酸都是强酸 B. 高碘酸和碘酸都是弱酸 C. 高碘酸是弱酸、碘酸是强酸 D. 高碘酸是强酸、碘酸是弱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