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①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③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④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的大小 ⑤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明反应时的温度与压强,如没注明则表示常温常压时的反应 ⑥等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和液态水,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⑦H2(g)+I2(g) ⑧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
2. 难度:简单 | |
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报小,不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C.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D. 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3. 难度:中等 | |
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外电路中,电流从Zn极流向Cu极 B. 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C. 当负极减小65g时,正极增加65g D. 电池的总反应为 Zn+Cu2+=Zn2++Cu
|
4. 难度:中等 | |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NH4+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NH4++H2O B. 在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充分振荡:Ag++I-=AgI↓ C. 镀铜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D. 某反应△H<0,则该反应在任意条件下均可自发进行
|
5. 难度:中等 | |
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是可逆反应A(g)+3B(g)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amol A生成,同时生成3amol B;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⑥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3:2; ⑧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②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⑥⑦⑧ D. ⑤⑥⑧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 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g)的燃烧热△H=-285.8 kJ/mol,则2H2O(g)=2H2(g)+O2(g) △H=+571.6 kJ/mol B. 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H<0 D. 已知:298K时,N2(g)+3H2(g)
|
8.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由水电离的H+离子浓度等于10﹣12mol/L的溶液中:Na+、K+、NO3﹣、HCO3﹣ B. 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C. 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CO32﹣、Cl﹣、F﹣、NH4+ D. 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Cl﹣、Fe3+
|
9. 难度:中等 | |||||||||||
25℃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分别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银、溴化银和碘化银的溶解度依次增大 B. 将硫酸银溶解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硫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黑色沉淀 C. 在5mL1.8×10﹣5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1滴(1mL约20滴)1.0×10﹣3mol/L的AgNO3溶液,能观察到白色沉淀 D. 将浅黄色溴化银固体浸泡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可以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
|
10. 难度:中等 | |
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打开雪碧的瓶盖,立即有气体逸出 ②由H2、I2、HI三种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③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来快速制氨 ④煅烧粉碎的硫铁矿有利于SO2生成 ⑤使用铁触媒,使N2和H2的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NH3 ⑥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气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⑦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NH3 ⑧配制FeCl2溶液时加入少量铁屑 ⑨实验室常用排饱和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
|
11. 难度:困难 | |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2,反应开始2 min内,v(A)=0.05 mol/(L·min) B. 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 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的浓度,t2时正反应速率减小 D. 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c(B)不变
|
12. 难度:中等 | ||||||||||||||||
某温度下,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80%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增大压强其平衡常数不变,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D. 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
13. 难度:中等 | |
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A. 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 B. 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C. 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 D. pH相同的①CH3COO 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
|
14. 难度:困难 | |
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0.1 mol•L﹣1CH3COONa溶液与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CH3COO﹣)>c(H+) B. 0.1 mol•L﹣1NH4Cl溶液与0.1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H2O)>c(NH4+)>c(Cl﹣)>c(OH﹣) C. 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 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2/3 c(Na+)=c(CO32﹣)+c(HCO3﹣)+c(H2CO3) D. 0.1 mol•L﹣1Na2C2O4溶液与0.1 mol•L﹣1HCl溶液等体积混合(H2C2O4为二元弱酸):2c(C2O42﹣)+c(HC2O4﹣)+c(OH﹣)=c(Na+)+c(H+)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B. 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 C. 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 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
16. 难度:中等 | |
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C.选择高效催化剂D.再充入l molCO2和4 molH2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选用合适的合金为电极,以氢氧化钠、甲醇、水、氧气为原料,可以制成一种以甲醇为原料的燃料电池,此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
|
17. 难度:困难 | |
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9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填“A”或“B”),理由是______. (2)曲线A所对应的温度下,pH=2的HCl溶液和pH=12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______α2(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下同),若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______7. (3)在曲线B所对应的温度下,将0.02mol•L﹣1的Ba(OH)2溶液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______.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 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 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_____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丙溶液______________;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可能是(A)相同的物质(B)同系物(C)同分异构体等,请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用A、B、C填空) (1)2-甲基丁烷和丁烷 ________________ (2)正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___________________ (3)间二甲苯和乙苯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已烯和环已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