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与赤热的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

C.生石灰制熟石灰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把铝片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试管中,下列措施不能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的是

A.把稀硫酸换为浓硫酸             B.把铝片换成镁片

C.加入少量CuSO4溶液            D.加少量NaHSO4固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用25mL 0.50mol/L盐酸跟25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相同

B.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C.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

D.实验中应记录测量出的最高温度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的是

A.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高温和催化剂只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内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B.反应物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C.增大压强,可以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

D.焓就是指反应热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以下3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Q2的是

①2H2S(g)+3O2(g)=2SO2(g)+2H2O(l)△H=Q1kJ/mol

2H2S(g)+O2(g)=2S(s)+2H2O(l)△H=Q2kJ/mol

②H+(aq)+OH-(aq)=H2O(l)△H=Q1kJ/mol

CH3COOH(aq)+OH-(aq)=CH3COO-(aq)+H2O(l)△H=Q2kJ/mol

③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

CH4(g)+2O2(g)=CO2(g)+2H2O(g)△H=Q2kJ/mol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②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氯水中有下列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较低的温度

C.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D.反应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反应A(g)+3B(g)=2C(g)+2D(g),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υ(D)=0.4 mol / L·s      B.υ(C)=30 mol / L·min

C.υ(B)=0.9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S(单斜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S(单斜,s)+O2(g)=SO2(g)   △H1=-297.16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H2=-296.83kJ·mol-1

③S(单斜,s)=S(正交,s)   △H3

④S(正交,s)=S(g)   △H4

⑤S(单斜,s)=S(g)   △H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需要吸热     B.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

C.△H4>△H5                     D.△H4<0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燃烧a g乙醇(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经测定,生成的CO2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得到5g沉淀,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1)   △H = -20Q kJ/mol

B.C2H5OH(1)+3O2(g)=2CO2(g)+3H2O(l)   △H = - 40Q kJ/mol

C.1/2 C2H5OH(1)+3/2O2(g)=CO2(g)+3/2H2O(g)   △H = -20Q kJ/mol

D.C2H5OH(1)+3O2(g)=2CO2(g)+3H2O(g)  △H = -40Q kJ/mol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一定温度、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达平衡标志的是

A.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HI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2v(H2)= v(HI)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对可逆反应2A(s)+3B(g)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压缩容器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

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

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

A.①②       B.②      C.①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已知:2SO2(g)+O2(g)2SO3△H<0。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对于反应2NO2(g)N2O4(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欲使NO2转化率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2

②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2O4

③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④升高温度

A.①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0.2mol 气态燃料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三氧化二硼和气态水,放出406.6 kJ的热量,又知:H2O (l) == H2O(g)△H = +44 kJ·mol-1,则B2H6的燃烧热为

A.2165 kJ·mol-1     B.2033 kJ·mol-1     C.406.6 kJ·mol-1     D.2077 kJ·mol-1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某温度下,反应SO2(g) + 1/2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A.2500           B.100           C.4×10-4         D.2×10-2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 X2(g)2HX(g)的平衡常数为100。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       B.17%         C.25%          D.33%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v 的单位为(mmol·L-1·min-1)。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mol·L-1)

T / K

0.600

0.500

0.400

0.300

318.2

3.60

3.00

a

1.80

328.2

9.00

7.50

6.00

4.50

b

2.16

1.80

1.44

1.08

A.318.2K,蔗糖起始浓度为0.400 mol·L-1,10min后蔗糖浓度略大于0.376 mol·L-1

B.b K若蔗糖的浓度为0.35 mol·L-1v = 1.26 mmol·L-1·min-1[

C.b < 318.2

D.若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则v肯定变化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某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g)和2 mol Y(g)发生反应:X(g)+mY(g)3Z(g)  ΔH<0,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都是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达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10%

C.达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热,容器内压强将增大

D.将平衡后的容器体积压缩至1L,X的浓度为0.45mol·L-1

 

详细信息
20. 难度:压轴

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CO2) 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ΔS<0

B.体系的总压强p:p(Ⅰ)>p(Ⅲ)

C.平衡常数:K(Ⅰ)>K(Ⅱ)

D.T1K时,Ⅳ点所处的状态中v(正)<v(逆)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兴趣小组用0.20 mol/L KI、0.4%淀粉溶液、0.20 mol/L K2S2O8、0.010 mol/L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82+2I=2SO42+I2I2+2S2O32=2I+S4O62

(1)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Na2S2O3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32S2O82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82):n(S2O32             

(2)如果实验中不使用Na2S2O3溶液,可能存在的不足是                  

(3)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试剂体积 V / mL

显色时间

t /s

K2S2O8溶液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10

10

0

4

1

26.8

5

10

5

4

1

54.0

2.5

10

V1

4

1

108.2

10

5

5

4

1

53.8

5

7.5

7.5

4

V2

t1

表中V1 =             mL,理由是                ;V2 =           mL,理由是                    。显色时间t1大约是               

(4)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为探讨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对可逆反应 “2Fe3++2I2Fe2++I2   △H<0”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说明:0.005 mol·L1的Fe2(SO4)3溶液颜色接近于无色。

(1)实验中要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才能进行实验Ⅱ,目的是             

(2)实验Ⅱ中,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                     

(3)实验Ⅱ中,ⅲ的化学平衡向         移动(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ⅲ的现象是溶液变浅,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如果前一空填“能”,则下一空不填;如果前一空填“不能”,则ⅲ的目的是           

(4)实验Ⅱ中,ⅱ的现象是                ,即能证明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发生了逆向移动。

(5)除了上图中的方法外,若要使该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压轴

反应N2(g)+3H2(g)2NH3(g)(△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I、II、III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在3个阶段中,N2的平均反应速率(N2)(N2)(N2)中最大的是         ,其值是        

(2)H2的平衡转化率α(H2)、α(H2)、α(H2)的大小关系是                

(3)由第一次平衡到第二次平衡,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采取的措施是                    

(4)第阶段时,化学平衡常数K1            ;第阶段化学平衡常数K2          K3;(填“>、<、=”)判断的理由是                 

 

详细信息
24. 难度:压轴

CH3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合成气(CO和H2)来生产,主要副产物有CH4、C2H5OH等。已知生产CH3OH和副产物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CO(g)+2H2(g)CH3OH(g)  △H=-90.7 kJ·mol-1

②CO(g)+ 3H2(g)CH4(g)+H2O(g)  △H=-206.2 kJ·mol-1

回答下面问题

(1)若CO(g)和CH3OH(g)的燃烧热△H分别为-283 kJ·mol-1和-726.1 kJ·mol-1,则H2(g)的燃烧热△H为               

(2)下表列出了几种化学键断裂需要的能量数据。

化学键

C≡O

H-H

C-H

H-O

断裂1mol需要能量 / kJ

a

436

414

463

则a=            

(3)工业生产CH3OH过程中,提高合成CH3OH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              

(4)下表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在3个1L容器中发生反应①时测得的一些数据。

容器序号

温度 /

物质的起始浓度 / mol·L1

物质平衡时浓度/ mol·L1

H2

CO

CH3OH

CH3OH

100

0.2

0.1

0

0.02

100

0.4

0.2

0.1

 

200

0

0

0.10

b

CO(g)+2H2(g)CH3OH(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容器Ⅱ中,开始时,v(正)           v(逆) (填“<、>、=”)

容器Ⅲ中,达平衡时 b          0.02(填“<、>、=”)

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容器Ⅲ中的比容器Ⅰ中的               (填“大、小、相等”)。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