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     )

A.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容易被腐蚀

B.为了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C.在空气中,金属银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D.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很容易被腐蚀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

C2H2O+O2+4e=4OH-                        DFe-3e=Fe3+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g)+O2(g)===2N2O(g) ΔH=163 kJ·mol-1

B.Ag(s)+Cl2(g)===AgCl(s) ΔH=-127 kJ·mol-1

C.HgO(s)===Hg(l)+O2(g) ΔH=91 kJ·mol-1

D.H2O2(l)=== O2(g)+H2O(l) ΔH=-98 kJ·mol-1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

C.中和热可以选用稀H2SO4与稀Ba(OH)2溶液进行实验测定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57.3kJ/mol,则NaOH和CH3CO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ΔH表示可燃物标准燃烧热的是(     )

A.CO(g)+O2(g)===CO2(g);ΔH=-283 kJ·mol-1

B.CH4(g)+2O2(g)===CO2(g)+2H2O(g) ;ΔH=-802.3 kJ·mol-1

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

D.2H2(g)+O2(g)===2H2O(g);ΔH=-484.0 kJ·mol-1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已知1 g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热量121 kJ,且O2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形成1 mol H—O键时放出热量463 kJ,则H2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铜为阳极,锌为阴极;②铜极上有气泡;③SO42-向铜极移动;

④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mol气体;

⑤电子的流向是铜到锌;⑥正极反应式:Cu+2e===Cu2+

A.①②③    B.②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在体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反应N2 + 3H2 2NH3 当增大压强使容器体积缩小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A.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机会增多

B.活化分子百分数未变,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C.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D.分子间距离减小,使所有的活化分子间的碰撞都成为有效碰撞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O22NO,下列条件能加快其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             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He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气体Ne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ΔH=-Q1 kJ·mol-1

2H2S(g)+O2(g)===2S(s)+2H2O(l);ΔH=-Q2 kJ·mol-1

2H2S(g)+O2(g)===2S(s)+2H2O(g);ΔH=-Q3 kJ·mol-1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

A.Q1>Q2>Q3    B.Q1>Q3>Q2      C.Q3>Q2>Q1    D.Q2>Q1>Q3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已知4NH3+5O24NO+6H2O,下述化学反应速率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4v(NH3) =5v(O2)                 B.5v(O2)=5v(H2O)

C.2v(NH3)=3v(H2O)                D.4v(O2)=5v(NO)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已知下列数据

4Al(s)+3O2(g)=2Al2O3(s) H=-3350kJ·mol-1

2Fe(s)+O2(g)=2FeO(s) H=-544kJ·mol-1

2Al(s) +3FeO(s)=Al2O3(s) + 3Fe(s)H    

A.-859 kJ·mol-1  B.+1403 kJ·mol-1  C.-1718 kJ·mol-1  D.-2806kJ·mol-1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来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DEFC),它用磺酸类质子作溶剂,在200℃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加安全。电池总反应式为

C2H5OH+3O2===2CO2+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2H5OH在电池的负极上参加反应

B.1 mol乙醇被氧化转移6 mol电子

C.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D.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s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如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便消耗1.12 L的O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关于下图所示装置的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Documents/Tencent%20Files/3549437128/FileRecv/66.tif

A.左边的装置是电解池,右边的装置是原电池

B.该装置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C.当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 g时,a极上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

D.装置中的电子流向是:a→Cu→经过CuSO4溶液→Zn→b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M<N<Y<X<Z   B.N<M<X<Y<Z

C.N<M<Y<X<Z   D.X<Z<N<M<Y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过程中镉元素被氧化

B.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NiOOH + H2O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将4mol A气体和2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是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现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min)

B.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 min)

C.2min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D.2min时物质B的浓度是1.4mol/L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a、b、c均为石墨电极,d为铁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假设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烧杯中的d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B.电解一段时间后,将甲、乙两溶液混合,一定会产生沉淀

C.当b极增重5.4g时,d极产生的气体为2.24L(标况)

D.甲烧杯中溶液的pH降低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ΔH=-1 160 kJ·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4还原NO2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B.CH4(g)+4NO2(g)===4NO(g)+CO2(g)+2H2O(l) ΔH<-574 kJ·mol-1

C.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D.反应② 中当4.48 L CH4反应完全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8mol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试剂。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反应原理Na2S2O3+H2SO4===Na2SO4+H2O+SO2↑+S↓)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Na2S2O3

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0

10

0.1

10

0.1

0

B

20

5

0.1

10

0.1

5

C

20

10

0.1

5

0.1

5

D

40

5

0.1

10

0.1

5

(1)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

②A和B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是__________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与该组合研究问题相同的组合是____________

③B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写出一个理由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为了探究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有关,某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子流向

Mg—Al

HNO3(浓)

Mg→Al

Mg—Al

HCl(aq)

Mg→Al

Mg—Al

NaOH(aq)

Al→Mg

Al—Cu

HNO3(浓)

Cu→Al

根据以上表格内容回答:

(1)实验①中Mg作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发生__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实验③中Mg作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

(2)实验②中Al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_____。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3 mol A3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5 min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试求:

⑴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⑵x的值为         

⑶5 min后,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1)火箭升空时,由于大气层的剧烈摩擦,产生高温,为了防止火箭温度过高,在火箭表面涂上一种特殊的涂料,该涂料的性质最可能的是(      )

A.在高温下不熔化              B.在高温下可分解气化

C.在常温下就分解为气体        D.该涂料不可能发生分解

(2)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它与N2O4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2O2(g)=N2O4(g)  ΔH=+8.7 kJ·mol-1

N2H4(l)+O2(g)=N2(g)+2H2O(g)  ΔH=-534.0 kJ·mol-1

则肼跟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H2O(l)=H2O(g),△H=+44kJ/mol-1。则16g液态肼与足量的N2O4反应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kJ。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硫酸盐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极板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电解后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___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__g。(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3)若要用电镀方法在铁表面镀一层金属银,应该选择的方案是

方案

A

B

电解质溶液

A

石墨

AgNO3

B

AgNO3

C

Fe(NO3)3

D

AgNO3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