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辽宁省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纳米材料是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效应

C.所得溶液一定能导电      D.所得物质一定为悬浊液或乳浊液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 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 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NO2有关的是

A.光化学烟雾      B.水体富营养化     C.臭氧空洞        D.酸雨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98K下,将1mol蔗糖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G = ∆HT∆S∆S的变化情况是

A. ∆G>0∆S<0   B. ∆G<0∆S>0   C. ∆G>0∆S>0   D. ∆G<0∆S<0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对于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数、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都变化的是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多充入O2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已知反应①2BrO3-+Cl2=Br2+2ClO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

③ClO3-+5Cl-+6H+=3Cl2+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         BBrO3- Cl2C1O3-IO3-

CBrO3-ClO3-Cl2IO3-        DCl2BrO3-C1O3-IO3-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Ge)是第四周期第ⅣA族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区与非金属区的交界线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锗是一种金属性很强的元素    B. 锗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性能

C. 锗化氢(GeH4)稳定性很强    D. 锗酸(H4GeO4)是难溶于水的强酸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物质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的是

AHClONa2O2   BCO2SO2  C、活性炭,SO2   D、活性炭,Na2O2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常温下已知两种一元弱酸HXHY,如果向NaX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生成HXNaHCO3;往NaY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YNa2CO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是

A.酸性由强至弱:HXHYH2CO3

B.结合H的能力:YCO32-XHCO3

C.溶液碱性:NaXNa2CO3NaYNaHCO3

DNaX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的离子浓度:c(Na)c(HCO3)c(X)c(OH)c(H)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容量瓶上需标有:温度;浓度;容量;压强;刻度线;酸式或碱式;六项中的

A. ①③⑤    B. ③⑤⑥    C. ①②④    D. ②④⑥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

AFeBr2Cl2         BBa(OH)2H2SO4

CHClNa2CO3       D Ca(HCO3)2NaOH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0.10mol·L1的醋酸溶液和0.01mo·L1的醋酸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B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成pH5的溶液,所加水的量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和(NH4)2SO3溶液中NH4的浓度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Na溶液和 Na2CO3溶液的pH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改变压强对平衡的移动无影响

D.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3gNO2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一定条件下,1.4g N20.2mol 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标准状况下,40g三氧化硫体积约为11.2L

D1L1mol·L1Na2CO3 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NA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已知25℃101kPa条件下:

4Al(s)3O2(g)2Al2O3△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O3能量低,由O2O3为吸热反应

B等质量的O2O3能量低,由O2O3为放热反应

CO3O2稳定,由O2O3为吸热反应

DO2O3稳定,由O2O3为放热反应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1.0mol·L1 NaOH溶液中和某浓度硫酸溶液时,其pH和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原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是

A1mol·L1,60mL      B0.5mol·L1,80mL

C0.5mol·L1,40mL    D1mol·L1.80mL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再加热蒸干并在300℃时充分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一定能得到纯净物的是

A.向FeSO4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B.向NaHC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Na2O2粉末

C.向NaI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l2

D.向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AlCl3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如下图所示的装置,CDEFXY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池接通后,向乙中滴入酚酞溶液,在F极附近溶液显红色。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极是正极

B.甲、乙装置的CDEF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2∶1

C.欲用丙装置给铜镀银,H应该是Ag,电镀液是AgNO3溶液

D.装置丁中Y极附近红褐色变深,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我国某大城市今年夏季多次降下酸雨。据环保部门测定,该城市整个夏季酸雨的pH平均值为3.2。在这种环境中的铁制品极易被腐蚀。对此条件下铁的腐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腐蚀过程有化学腐蚀也有电化学腐蚀

B.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正极反应为2H2OO24e=4OH

C.在化学腐蚀过程中有氢气产生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有五个系列同族元素的物质,101.3kPa时测定它们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He 268.8

(a) 249.5

Ar 185.8

Kr 151.7

F2 187.0

Cl2 33.6

(b) 58.7

I2 184.0

(c) 19.4

HCl 84.0

HBr 67.0

HI 35.3

H2O 100.0

H2S 60.0

(d) 42.0

H2Te 1.8

CH4 161.0

SiH4 112.0

GeH4 90.0

(e) 52.0

对应表中内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c代表的化学物中均含化学键

B.系列物质均有氧化性;系列物质对应水溶液均是强酸

C.系列中各化合物的稳定性顺序为:H2O>H2S>H2Se>H2Te

D.上表中物质HFH2O,由于化学键的影响,其沸点出现反常现象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YX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四种元素形成的单核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3>W2>X2>Y3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用已知浓度的HCl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氨水,选用的指示剂_____________

2)取体积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两分NaOH溶液,把其中的一份放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用已知浓度的硫酸中和上述这两份溶液,若中和第一份(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所消耗硫酸溶液体积为V1,另一份消耗硫酸溶液体积为V2

若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时,V1V2的关系是_          ___

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时,V1V2的关系是__          ____

3)用酸式滴定管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盐酸于一洁净的锥形瓶中,然后用 0.2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指示剂为酚酞).滴定结果如下:


 

NaOH起始读数
 

NaOH终点读数
 

第一次
 

0.10mL
 

18.60mL
 

第二次
 

0.30mL
 

18.00mL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

以下操作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常温常压下断裂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 mol(理想)气体分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单位为kJ·mol1)。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化学键

键能

CF

427

CCl

330

CI

218

HH

436

SS

255

HS

339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由表中数据规律预测CBr键的键能范围:_            <CBr键能<           (填写数值和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2H2(g)S2(g)=2H2S(g) ΔH Q kJ·mol1;则Q          __

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O2 (g) = O (g)e   ΔH1 1175.7 kJ·mol1

PtF6(g)e= PtF (g)   ΔH2 —771.1 kJ·mol1

OPtF (s) = O (g)PtF (g)   ΔH3 482.2 kJ·mol1

则反应O2(g) ___    ___(g)OPtF (s)   ΔH___       ___kJ·mol1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某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其中不含O2-HCO3-)为电解质,以丁烷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C4H10+26CO32-52e- =34CO2+10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燃料电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3)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必须在通入的空气中加入一种物质,加入的物质是               ,它来自                 

4某学生想用该燃料电池和右图所示装置来电解饱和食盐水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该装置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氧化。若反应的Cl2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电解后得到200mL 3.25mol/LNaOH溶液,则消耗C4H10 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mL

 

详细信息
26. 难度:压轴

汽车尾气里含有的NO气体是由于内燃机燃烧的高温引起氮气和氧气反应所致:N2(g)O2(g)2NO(g)ΔH0,已知该反应在2404℃时,平衡常数K64×104。请回答:

1)某温度下,向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2O21 mol5分钟后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N2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2)假定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__________

A.消耗1 mol N2同时生成1 mol O2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2v(N2)v(NO)

3)将N2O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右图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向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2O2,达到平衡状态后再向其中充入一定量NO,重新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状态相比,此时平衡混合气中NO的体积分数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5)该温度下,某时刻测得容器内N2O2NO的浓度分别为2.5×101 mol/L4.0×102 mol/L3.0×103 mol/L,此时反应_____________(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