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6-2017学年云南省高二上起点考试化学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其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用品
 


 


 


 


 

主要成分
 

(NH4)2SO4
 

NaHCO3
 

Si
 

Fe2O3
 

用途
 

化肥
 

干燥剂
 

光电池
 

涂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我国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有关于“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也,······,以其似铅而性猛,故名之曰倭”,下列对于这段话中描述的理解错误的是(    

A、我国历史上铅的使用早于锌

B、锌和铅有相似性但锌更活泼

C、所得产品中混有煤炭

D、属于热还原法冶炼金属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B.“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C.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详细信息
4. 难度:困难

将某些化学知识用图像表示,可以收到直观、简明的效果。下列图象所表示的化学知识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可知:H3PO3属于三元酸

B.根据反应5Fe2++MnO4+8H+5Fe3++Mn2++4H2O可知: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绿矾(FeSO4·7H2O)是否变质

C.根据反应CuSO4+H2SCuS+H2SO4可知:H2S的酸性比H2SO4

D.根据反应3Fe+8HNO33Fe(NO3)2+2NO+4H2O可知:反应中HNO3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 = 1的溶液:Na+C2O42—MnO4SO42—

B.pH=12的溶液中:CO32Na+AlO2S2SO32

C.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SO32

D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实验现象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四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 NH3   HCl  NO2  以体积比4:1混合的NO2和O2 的混合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     

A.①> > >

B.①= =③=

C.① = = >

D.① = > >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为证明稀硝酸与铜反应产物中气体为NO,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

B.在装置左侧稍加热可以加快稀硝酸与铜的反应速率

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

D.反应开始后,胶塞下方有无色气体生成,打开活塞1,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证明该气体为NO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混合溶液中含有NaINaBrNa2SO3三种溶质,其物质的量均为l mol,向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溶液蒸干最多可以得到4 mol NaCl

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固体可能是NaClNaBrNa2SO4

C.向溶液中滴加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则氯气一定过量

D.若通入氯气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1-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列装置适用于实验室制氨气并验证氨气的某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 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 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新型纳米材料氧缺位铁酸盐(MFe2Ox )(3x4M表示MnCoZnNi的二价离子),常温下,它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NO2等氧化物转化为单质.转化流程如图所示:有关上述转化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Fe2O4表现了还原性

B.MFe2Ox表现了还原性

C.SO2NO2表现了还原性

D.SO2NO2发生了分解反应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应用类推法。下列表格左边正确,类推法应用于右边也正确的是(    )

A
 

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
2Fe2+ Cl22Fe3+ 2Cl-
 

FeCl2溶液中滴入碘水
2Fe2+ I22Fe3+2I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气体
Ca2+2OH+CO2=CaCO3↓+ H2O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
Ca2+2OH+SO2=" " CaSO3↓+H2O
 

C
 

Na2CO3溶液中滴入稀HNO3
CO32—2H=CO2H2O
 

Na2SO3溶液中滴入稀HNO3
SO32-+2H=SO2↑+H2O
 

D
 

C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CO2+ Ca2+2ClO-+H2O=CaCO3↓+ 2HClO
 

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
SO2+Ca2+2ClO-+H2OCaSO3↓+2HClO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下列离子方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lOHCO3-,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O32-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 Fe(OH)3↓+3H+

CNa2S溶液中滴加NaClO溶液:S2+ClO+H2OS+Cl+2OH

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2ClOSO322HClO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有下列六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途径分别制取1molFeCl2,理论上各消耗1molFe,各转移2mole-

B.由途径分别制取1 mol Na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Cl2,各转移2mol e-

C.由途径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1mol S,各转移6mol e-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HClO2为弱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向NaClO2溶液中滴加H2SO4,开始时HClO2分解反应反应缓慢,随后反应迅速,其原因是(    

A.在酸性条件下,亚氯酸钠的氧化性增强

B.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

CClO2逸出,使反应的生成物浓度降低

D.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个

①.标准状况下,0. 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②.常温常压下,等物质的量的 N2CO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均为NA

③.标准状况下,6. 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④.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⑤.将含0.l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后,生成的Fe(OH)3胶粒数目为0.1NA

⑥.1 mol Fel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相关反应中产物物质的量的变化的是(横、纵坐标单位:mol)(    

A.图lnHCl=lmolK2CO3逐步加入到HCl溶液中,在敞口容器中生成的气体

B.图2nNaOH=1 molCO2逐步通人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的盐

C.图3nO2=1mol,高温下CO2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产物

D.图4nHNO3=lmolFe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为NO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BaCl2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 mol H2SO4y 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mol·L1    

Ay2x/a        Byx/a      C2y2x/a     D2y4x/a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3+2HI=2FeCl2+I2+2HCl2Co(OH)3+6HCl =2CoCl2+Cl2+6H2O

2Fe(OH)2+ I2+2KOH = 2Fe(OH)3+2KI3I2+6KOH=5KI+KIO3+3H2O

复分解反应2HSCN +K2CO3 = 2KSCN + CO2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4NaClO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

A酸性水溶液):HSCN > H2CO3 > HCN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 > I2 > KIO3

C热稳定性NaCl > NaClO4 > NaClO

D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 > Co(OH)3 > I2

 

详细信息
23. 难度:困难

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

B.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aOHCa(OH)2 NaAlO2 的溶液中通入CO2气体NaOHCa(OH)2 NaAlO2

C.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A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A13+Al(OH)3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的溶液中加入铁粉Cu2+Fe3+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 HClO3 = bO2+ cCl2+ dHClO4 + eH2O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气体产物时,试纸先变蓝后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由反应可确定:氧化性HClO4HClO3

B.若化学计量数a=8b=3,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0e

C.变蓝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褪色是因为可能发生了:4C12 + I2 + 6H2O = 12H+ + 8Cl+ 2IO3

D.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lmol混合气体质量为47.6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26HClO3=15O2+ 8C12+ 10HClO4 + 8H2O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时钟反应或振荡反应提供了迷人课堂演示实验,也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测定含有I—浓度很小的碘化物溶液时,利用振荡反应进行化学放大,以求出原溶液中碘离子的浓度。

主要步骤如是:

在中性溶液中,用溴将试样中I氧化成IO3,将过量的溴除去。

再加入过量的KI,在酸性条件下,使IO3完全转化成I2

中生成的碘完全萃取后,用肼将其还原成I,方程式为:N2H4+2I2=4I+N2+4H+

将生成的I萃取到水层后用法处理。

得到的溶液加入适量的KI溶液,并用硫酸酸化。

反应后的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方程式为:2Na2S2O3+I2Na2S4O6+2NaI

经过上述放大后,溶液中I浓度放大为原溶液中I浓度的(设前后溶液体积相等)(    

A2          B4         C36           D.16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下列各物质中,不能够按照(“→”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有(    

物质

编号

a

b

c

1

Al2O3

NaAlO2

Al(OH)3

2

FeO

Fe(NO3)2

Fe(OH)2

3

MgCl2

Mg(OH)2

MgO

4

CuO

CuSO4

Cu(OH)2

5

Si

SiO2

H2SiO3

6

C

CO

CO2

A1         B2          C3           D4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 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3+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 +H2O2 +2H+ = 2Fe3+ + 2H2O

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 H2O2

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⑤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2-3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含有少量FeCl3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搅拌后静置过滤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FeCl3
 

B
 


 

NaHCO3Na2CO3受热更易分解
 

C
 


 

制取并收集氨气
 

D
 

将混有Ca(OH)2杂质的Mg(OH)2样品,放入水中搅拌成浆状后,加入足量饱和氯化镁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
 

除去Mg(OH)2样品中的Ca(OH)2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封管实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面四个封管实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时,上部汇集了固体NH4Cl,说明NH4Cl的热稳定性比较好

B. 加热时,溶液褪色或红色变浅,冷却后又都变为红色

C. 加热时,溶液褪色或红色变浅,冷却后又都变为红色

D. 三个封管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结晶法提纯a

D.在t时,将ab的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b

 

二、实验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用二氧化氯(ClO2)、高铁酸钠(Na2FeO4)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ClO2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Fe3

1)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化学式)

2)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ClO2的发生装置,B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中反应产物有K2CO3ClO2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部分还应添加温水浴控制60的温度,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               

②该装置按①补充完整后,装置ABC中还有一处设计明显不合理的是           (填“ABC)

C中的试剂为NaOH溶液,反应时生成氯酸钠和亚氯酸钠(Na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实验时需要450mL 4molLNaOH溶液,则在精确配制时,需要称取NaOH的质量是            g,所使用的仪器除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三、填空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Ⅰ.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河北省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浙江绍兴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进入患者腹中。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①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         价。

CrO2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         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③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两者均有丁达尔现象

C.分散质粒子都可通过滤纸

Cr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以+3和+6价为常见价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 ,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铬和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已知Na2Cr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CrO42

(1)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铬,写出以Cr2O3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金属铬的化学方程式               

(2)酸化滤液D时,用硫酸而不选用盐酸,可能的原因是                    

(3)固体E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根据下图分析操作a为                            

(4)已知含+6价铬的污水会污染环境。电镀厂产生的镀铜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处理该废水常用还原沉淀法,具体流程如下:

①Cr(OH)3的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能过高,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a2S2O3溶液的是             (填选项序号);

A.FeSO4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2SO3溶液

③上述流程中,每消耗0.1molNa2S2O3转移0.8mole-,则加入Na2S2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1).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

限选试剂:KBr溶液、KMnO4、浓盐酸、浓硫酸

装置ad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此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2)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在下图中画出向含3 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KIO3溶液的过程中,析出I2的物质的量与KIO3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3已知CN离子、SCN离子和Cl离子有相似之处,氰分子(CN)2和硫氰分子(SCN)2的性质与Cl2也有相似之处,且常温常压均为气体,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MnO2HSCN的浓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CN)2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H2O2是二元弱酸、请写出H2O2Ca(OH)2溶液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式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I】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  2NO2+Na2O2=2NaNO3

设计制备装置如下(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                   ,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在A与B装置间增加了                装置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

【实验Ⅱ】测定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

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 mLM溶液(M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 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称量010 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 mL溶液。取5 mL待测液,加入1 mL M溶液,后加蒸馏水至10 mL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4)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待测液颜色与③号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是        %

5)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5mL待测液加入         ,振荡,再加入1ml M溶液             ,再振荡,与③号色阶对比。

 

 

 

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  的含量。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