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 1H与D互称同位素 C. 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 1H
|
2. 难度:简单 | |
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X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X原子的质量数为a+b+n D. 1个X原子的质量约为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 C、N、O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 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 HC1、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 H3PO4、H2SO4、HC1O的酸性依次增强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 B.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C.水分子的比例模型: D.NCl3的电子式: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CO2和H2S B.SO2和SiO2 C.NH4Cl和HCl D.CCl4和KCl
|
6. 难度:中等 | |
A和B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离子A- 和B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A> B B. 核外电子数为A > B C. 原子半径A > B D. 离子半径 A-> B2+
|
7. 难度:中等 |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离子的氧化性比Y离子氧化性强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 D. W单质的氧化性比Z单质强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 B.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和SO2 C.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CO2、SO2,从而使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强氧化性的是 A.稀硝酸与CuO反应 B.稀硝酸与NaOH 溶液反应 C.浓硝酸与灼热的碳反应 D.浓硝酸与铜反应
|
10. 难度:简单 | |
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AgS B.银针验毒时,空气中氧气失去电子 C.反应中Ag和H2S均是还原剂 D.每生成1 mol X,反应转移2 mol e-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D. 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
13. 难度:中等 | |
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的产物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X是 A.NH4NO3 B.NH4Cl C.(NH4)2SO4 D.NH4HCO3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 酶 C.油脂 D. 天然橡胶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煤液化后可以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 C.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D.从萃取分液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溴可以用蒸馏的方法
|
16.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苯的结构简式为 B. 只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苯和乙醇 C. 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与甲烷性质相似,因此苯为饱和烃 D. 将1 mL苯和1 mL水充分混合后静置,二者互溶
|
17. 难度:简单 | |
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A.4种 B.6种 C.8种 D.9种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反应生成油状液体;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退色;乙烯与溴水反应
|
19. 难度:简单 | |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 NaHCO3溶液 B. 新制Cu(OH)2悬浊液 C. 石蕊试液 D. 溴水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葡萄糖与果糖是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也是同分异构体 C.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制甘油和肥皂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属于蛋白质的变性
|
21. 难度:中等 | |
某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 用米汤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KIO3) B.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薄层水垢 C. 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75%,可用于杀菌消毒 D.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羊毛织物
|
22. 难度:简单 | |
(1) 0.2 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0.6 mol。 ① 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② 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其结构简式为 ③ 已知含碳碳双键的有机物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氢原子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 碳原子上。 依此规则,A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物质B的结构简式为 (2) 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 ①苹果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②苹果酸中含有两种官能团的名称分别是 、 。 ③1 mol 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__ ④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选择填空)___________。 A.取代反应 B.加成反应 C.氧化反应 D.加聚反应
|
23. 难度:简单 | |
甘蔗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生产流程如图:已知H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香味的液体,试填空。 (1)A的名称 (2) H的结构简式 ; (3)写出H发生加聚反应的方程式: ; (4)D→E: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5)F→G: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 (6)如何除去G中所混有的少量F杂质,简述操作过程: 。
|
24.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由②和④组成,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结构式是________ (2) 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多种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 。 (3) 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元素符号) 。 (4)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 。 (5)⑥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难度:简单 | |||||||||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表示这种同位素原子组成的符号是 ______ ,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元素Y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则检测溶液中存在该离子的方法是 . (3)元素X与元素Y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能 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______ . a.常温下X的单质和Y的单质状态不同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元素呈正价态
|
26. 难度:压轴 | |
研究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含Cu+离子的酶的活化中,亚硝酸根 (NO2-)离子可转化为NO,写出Cu+和亚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将38.4 g铜与15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 ① N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②若铜与硝酸刚好反应完全,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
27. 难度:压轴 | |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SO2的性质。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装置C可以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中盛放的溶液是 ;若要证明其漂白作用是可逆的,还需要的操作是 。 (3)通过观察D中现象,即可证明SO2具有氧化性,D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______ 。 a.NaCl溶液 b.酸性KMnO4 c.FeCl3 d.Na2S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往B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物的化学式是 。 (5)为进一步验证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 实验i:另取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ii:用如上图2的F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A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F中通入气体X一段时间,再加入70%H2SO4溶液,结果B中没有出现浑浊. ①“实验i”中煮沸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②气体X可以是 (填序号)。 a.CO2 b.C12 c.N2 d.NO2 ③B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