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化学试卷 > 试卷信息
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困难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我国古代的人民在那时候就已经广泛应用了相关的化学知识,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烽燧铳机诸药者,这是利用了“KNO3的氧化性

B.李白有诗云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是描写碘的升华

C.《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焰色反应

D.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水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u2(OH)2CO3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化学与环境、材料、信息、能源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既能杀菌消毒又能净水

B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C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10 mL质量分数为98%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

B1molFe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

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一定温度下,l L 0.50 mol•L﹣1NH4C1溶液与2 L0.25mol•L﹣1NH4C1溶液NH4+的离子数均为0.5NA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

A.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可能存在:HCO3K+Na+Cl

B.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SO42﹣I

C.含有0.1 mol•L﹣1 Fe3+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K+Mg2+INO3

D.室温下,PH=l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存在:Na+Fe3+NO3SO42﹣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H4)2SO4浓溶液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性质跟乙烯相似

C.乙烯使溴水褪色和苯与溴水混合振荡后水层变为无色原理相同

D.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颁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图是青蒿素的结构,则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式C15H20O5

B.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

C.青蒿素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D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色,是因为分子结

构中含有酯基

 

详细信息
7. 难度:困难

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有多少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A19     B9     C15     D6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2SiO3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装置的选用正确的是 (   )

A用装置()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草酸晶体的熔点101.5℃,分解温度约为150℃

B用装置()进行实验时,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用装置()进行实验时,广口瓶内先有浅红棕色气体出现后又变为无色,且不会产空气污染

D用装置()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1 mL 0.1mol/L NaOH溶液中加入2 mL 0.1mol/L CuSO4溶液,振荡后滴加0.5 mL葡萄糖溶液,加热未出现红色沉淀

证明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B

1 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0.1mol/L Mg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Mg(OH)2]Ksp[Fe(OH)3]

C

测定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

液的pH,前者大于后者

证明碳元素非金属性弱于硫

D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证明溶液中无NH4+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rWrZrY

B. Y形成的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 化合物X2YZYWY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 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H37.TIF

A.图中a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BA口放出的物质是氢气,C口放出的物质是氧气

Cb极电极反应式为:SO32--2e-H2O===SO42-2H

D.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已知lg2=0.3010。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 mol•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的最小pH等于(   )

A.8.15          B9.3          C10.15         D11.6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某可逆反应为2X(g)3Y(g)+Z(g),混合气体中X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MX平衡转化率为

B.压强大小有P3P2P1

C.平衡后加入高效催化剂使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K减小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常温下,向l00mL 0.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L﹣1MOH溶液,如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A为一元强酸,MOH为一元强碱

BK点所示溶液中cA)>cM+

C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DK点溶液的pH=10,则有cMOH+cOH﹣cH+=0.005mol•L﹣1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还原性:IFe2+Br    

B.线段AB表示Fe2+被氯气氧化

C.线段BC表示生成4 mol Fe3+

D.原溶液中nBr=6 mol

 

二、填空题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COg  Fes+CO2g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  1000   1115   1300

平衡常数 4.0     3.7    3.5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H      0(填“=”).

2)欲提高上述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反应温度                   

B.移出部分CO2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减小容器的容积

3)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1.0mol,此时υ      υ(填“=”).经过10min,在1000℃达到平衡,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     

(二)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

4)一定条件下FeOH3KClOKOH溶液中反应可制得K2FeO4,其中反应的氧化剂是      ;生成0.5mol K2Fe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18. 难度:困难

乙酸丁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水果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乙酸

正丁醇

乙酸丁酯

熔点/℃

16.6

89.5

73.5

沸点/℃

117.9

117

126.0

密度/g·cm3

1.1

0.80

0.88

 

../../../../周代华/新教材/步步高大一轮配套word/2016步步高二轮/357A.TIF

1)乙酸丁酯粗产品的制备

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装入沸石,加入12.0 mL正丁醇和16.0 mL冰醋酸(过量),再加34滴浓硫酸。然后再安装分水器(作用:实验过程中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冷凝管,然后小火加热。将烧瓶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冷却与分水器的酯层合并。装置中冷水应从________(“a”“b”)口通入;通过分水器不断分离除去反应生成的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酸丁酯的精制

将乙酸丁酯粗产品用如下的操作进行精制:水洗、蒸馏、用无水MgSO4干燥、10%碳酸钠洗涤。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①③②    D③④①②

在乙酸丁酯的精制中,用10%碳酸钠洗涤的主要目的是                  

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丁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丁酯从上口倒出

3)计算产率

测量分水器内由乙酸与丁醇反应生成的水体积为1.8 mL,假设在制取乙酸丁酯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没有损失,且忽略副反应,乙酸丁酯的产率为________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产品NaClO2•3H2O

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

1发生器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A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

BNaClO3还原为ClO2 

C.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2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塔内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3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以下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              BNa2S               CFeCl2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有机物A→F的转化关系如下:

../../../../../Administrator/Desktop/70.TIF

已知:

../../../../../Administrator/Desktop/70A.TIF

有机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且其峰面积之比为6∶1∶2∶1

③F是酯类化合物,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B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名称为__________

4C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有________种。

6XE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酯类化合物,分子中只含一种官能团,苯环上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一种,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1 mol XNaOH溶液共热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mol NaOH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