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的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C.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6Li和7Li的电子数相等,中子数也相等 B.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C.14C和14N的质量数相等,它们的中子数不等 D.13C和14C属于同一元素,它们互为同位素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Ca(OH)2 B.H2O2 C.Na2O D.MgCl2
|
7. 难度:中等 | |
已知元素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 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a=b+m+n B.a=b-m+n C.a=b+m-n D.a=b-m-n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B.HCl、PH3、H2S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C.NaOH、KOH的碱性逐渐增强 D.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
9. 难度:中等 | |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分别是 A、N,Si,S B、 C,Al,P C、O,P,Cl D、 F,S,Ar
|
10. 难度:简单 | |
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数和质量分别不等 B.质子数相等,质量不等 C.分子数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相等
|
11. 难度:中等 | |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性:X>Y,还原性:W2->Z-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原子半径:X>Y>Z>W
|
12. 难度:中等 | |
A、B、C、D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 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________元素,B为_______________元素;C为_______________元素。D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D的原子组成符号为_____________,它的最高价为__________价。 (2)用电子式表示A、D两元素形成AD2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C、D两元素形成化学键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E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难度:中等 | |
A、B、C、D 4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它们的离子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________,B________, C________,D________。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写出这4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比较酸性和碱性的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比较其稳定性: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中等 | |
某同学想通过比较两种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验证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它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试验。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_。 A.稀硫酸 B.亚硫酸 C.氢硫酸 D.盐酸 (2)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应盛放下列药品中的______。 A.碳酸钙 B.硫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钠 (3)仪器c中应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如果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b中反应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证明__________比_________酸性强,非金属性__________比__________强,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难度:中等 | |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