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
2.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水电离的c( H+)= 1xl0-13 mol/L的溶液中: K+、Na+、SiO32-、SO42- B.1.0 mol/L的CH3COOH溶液:K+、Fe3+、NO3﹣、Cl﹣ C.在c(OH﹣)/c(H+)=1×1012的溶液:NH4+、Ca2+、C1﹣、K+ D.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Na+、CO32﹣、NO3﹣、SO32﹣
|
3. 难度:中等 |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Y>Z B.X、Y、Z三种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不相同
|
4. 难度:困难 | |
下列图示且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 B.图2表示 KNO3 的溶解度曲线,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C.图3 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图4表示恒温恒容条件下,2NO2(g)
|
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中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6. 难度:中等 | |
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关于该有机物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分子式为C12H20O2 ②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③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加成、取代、氧化、加聚 ④它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⑤1mol该有机物水解时只能消耗1molNaOH ⑥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H2反应,共消耗H2为3mol A.①②③ B.①②⑤ C ②④⑥ D.②⑤⑥
|
7. 难度:中等 | |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放电过程中,质子(H+)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 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2气体22.4 L
|
8. 难度:困难 | |
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是一种深红色晶体,不溶于冷水,是常用的氧气吸收剂。实验室中以锌粒、三氯化铬溶液、醋酸钠溶液和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备醋酸亚铬水合物,其装置如图所示,且仪器2中预先加入锌粒。已知二价铬不稳定,极易被氧气氧化,不与锌反应。制备过程中发生的相关反应如下:
Zn(s)+ 2HCl(aq)= ZnCl2(aq)+ H2(g) 2CrCl3(aq)+ Zn(s) = 2CrCl2(aq)+ ZnCl2(aq) 2Cr2+(aq)+ 4CH3COO-(aq)+ 2H2O(l)= [Cr(CH3COO)2]2·2H2O(s)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1的名称是 。 (2)往仪器2中加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的顺序最好是 (选下面的A、B或C);目的是 。 A.盐酸和三氯化铬溶液同时加入B.先加三氯化铬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盐酸 C.先加盐酸一段时间后再加三氯化铬溶液 (3)为使生成的CrCl2溶液与CH3COONa溶液顺利混合,应关闭阀门 (填“A”或“B”,下同),打开阀门 。 (4)本实验中锌粒要过量,其原因除了让产生的H2将CrCl2溶液压入装置3与CH3COONa溶液反应外,另一个作用是 。 (5)已知其它反应物足量,实验时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9.51g,取用的醋酸钠溶液为1.5L0.1mol/L;实验后得干燥纯净的[Cr(CH3COO)2]2·2H2O 9.48g,则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 (不考虑溶解的醋酸亚铬水合物)。
|
9. 难度:压轴 | |||||||||||||||||||||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 ③中X试剂为 。 (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 (4)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 。(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和 。
|
10. 难度:压轴 | |||||||||||||||||||
含氮化合物的研发与绿色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联。 (1)氨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合成氨原料气H2,可用天然气为原料制得,有关反应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2)氮的氧化物有着广泛用途,又是环境的污染物。 (i)在150℃时,将0.4mol NO2气体充入体积为2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2(g)
①当反应在150℃达到平衡时,该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__。(填数值) ②若最初通入N2O4,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仍然相同,则N2O4的起始浓度应为______________。 (ii)氨氧化制HNO3的尾气中含有NO和NO2,且n(NO):n(NO2) =1:1,可用尿素溶液除去,其作用原理是:NO2和NO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再与尿素[CO( NH2)2]反应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物质。若用1mol尿素吸收该尾气,则能吸收氮氧化物 ___________g。 (3)氨气,CO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尿素,其反应为: 2NH3(g)+CO2(g)===CO( NH2)2(s)+H2O(g),右图表示合成塔中氨碳比a与CO2转化率ω的关系。a为[n(NH3)/n(CO2)],b为水碳比[n(H2O)/n(CO2)]。则: ①b应控制在____;A.1.5~1.6 B.1~1.1 C.0.6~0.7 ②a应控制在4.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难度:困难 | |
【化学选修——化学与生活】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如下框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②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2Na2SiO3+2NaAlO2+4H2O===Na2Al2Si2O8↓+2H2O+4NaOH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铝土矿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_____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硅铝酸盐沉淀写成氧化物的形式是 。 (3)在工艺流程第三步中,选用二氧化碳作酸化剂而不使用盐酸的原因是 。 (4)若该工厂用mkg铝土矿共制得nkg Al(假设每步反应进行完全),则铝土矿中Al2O3的质量分数为 。 (5)若将铝溶解,下列试剂中最好选用 (填编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HNO3 D.浓HNO3 (6)电解冶炼铝时用Na3AlF6作助熔剂,Na3AlF6是配合物,其中内界是 ,配位数为 。
|
12. 难度:困难 |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 (1)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 。 (2)A、B、C 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3)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4)A的单质中δ键的个数为 ,π键的个数为 。 (5)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 (6)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 =________cm。(用ρ、NA的计算式表示)
|
13. 难度:压轴 |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 以有机物A为原料合成重要精细化工中间体TMBA( 已知:I.RONa+R′X→ROR′+NaX; II.RCHO+ R′CH2CHO (1)A的名称是 ;C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分子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E的结构简式是 ,试剂a的分子式是 . (4)C→D的化学方程式是 . (5)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属于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的共有 种. (6)F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7)已知酰胺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