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师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其中配方中的“硝”是指 A.KNO3 B.K2CO3 C.HNO3 D.Na2SO4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3.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一种烃X,此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图中的连线表示化学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在常温下不能稳定存在 B.X的性质与烯烃类似,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X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充分燃烧等质量的X和甲烷,X消耗氧气比甲烷少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NaHCO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NaHCO3溶液显弱酸性 B.该溶液中K+、Al3+、H+、SO C.加水稀释该溶液,溶液中 D.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Ca2++2OH-=CaCO3↓+CO32-+2H2O
|
5. 难度:中等 | |
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且是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氢化物溶于水后,在常温下,该溶液的pH<7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具有两性 C.Z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导致其溶液显碱性 D.简单离子的半径:Y>Z>X
|
6. 难度:困难 | |||||||||||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反应:2N2O5(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0 s内NO2的生成速率为2.96×10-3 mol·L-1·s-1 B.T1温度下该反应平衡时N2O5的转化率为29.6% C.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则c(N2O5)﹤5.00mol·L-1 D.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2,若T1>T2,则K1>K2
|
7. 难度:中等 | |
t ℃时Ag2Cr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 ℃时,Ag2CrO4的Ksp=1×10-9 B.X点有Ag2CrO4沉淀生成 C.通过加热蒸发可以使溶液由Y点变到Z点 D.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变到X点最终变到Z点
|
8. 难度:压轴 | |
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沸点-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微溶于水。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PH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Fe2(SO4)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装置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P4)生成;D装置的试管中Fe2(SO4)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请回答: (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a→ → → → → f (2)用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PH3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 。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装置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装置B、D中的现象说明PH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填字母序号)。 A.碱性 B.不稳定性 C.还原性 D.酸性 (6)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 。
|
9. 难度:困难 | |
食盐加碘剂的主要成份是碘酸钾(KIO3)。工业上可用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 【实验一】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后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 。 (2)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利用的副产物是 。 (3)分离I2和丁的方法是 。 【实验二】电解制取KIO3,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 (4)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三】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的实验过程如下: (5)步骤②的操作名称 ,步骤④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
10. 难度:压轴 | |
工业上可以以煤和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变为清洁能源氢气或工业原料甲醇。 (1)用煤制取氢气的反应是:C(s)+2H2O(g) 若已知碳的燃烧热a和氢气的燃烧热b (填“能”或“不能”)求出上述反应的△H。若能则求出其△H(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2)工业上也可以仅利用上述反应得到的CO2和H2进一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g)+3H2(g) ①工业生产过程中CO2和H2的转化率 (填“前者大”、“后者大”、“一样大”或“无法判断”),为了提高甲醇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填两点)。 ②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ⅰ.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ⅱ.对于基元反应aA+bB
|
11. 难度:压轴 | |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氯碱工业是最基本的化学工业之一,离子膜电解法为目前普遍使用的生产方法,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的物质是 。 (2)电解法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水中含有Ca2+、Mg2+、SO ①第一次精制过程中所加除杂试剂顺序不合理的是 A.BaCl2、NaOH、Na2CO3、HCl B.BaCl2、Na2CO3、NaOH、HCl C.NaOH、BaCl2、Na2CO3、HCl D.Na2CO3、BaCl2、NaOH、HCl ②一次精制后的食盐水仍会有少量的Ca2+、Mg2+,需要送入阳离子交换塔进行二次精制,若不经过二次精制,直接进入离子膜电解槽,这样会产生什么后果 。 (3)下图是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交换膜电解槽示意图(阳极用金属钛网制成,阴极由碳钢网制成),则A处产生的气体是 ,F电极的名称是 。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从阳极槽出来的淡盐水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溶解氯,需要加入8%~9%的亚硫酸钠溶液将其彻底除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已知在电解槽中,每小时通过1 A的直流电理论上可以产生1.492 g的烧碱,某工厂用300个电解槽串联生产8 h,制得32%的烧碱溶液(密度为1.342 t/m3)113 m3,电解槽的电流强度1.45 ×104 A,该电解槽的电解效率为 (保留两位小数)。
|
12. 难度:压轴 |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现有A、B、C、D、E、F六种元素,其中前四种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后两种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总数比s电子总数少1;B元素原子核外s电子总数与p电子总数相等,且不与A元素在同一周期;C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D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E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F在周期表的第七列。请根据以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 个方向,原子轨道呈 形。 (2)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所画的B电子排布图如图,违背了 原理。 (3)F位于 族 区,其基态原子有 种运动状态。 (4)CD3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分子空间构型为 ,检验E元素的方法是 。 (5)若某金属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下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下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下图丙所示。则晶胞中该原子的配位数为 ,该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四种基本堆积方式中的 。若已知该金属的原子半径为d cm,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字母表示)。
|
13. 难度:困难 |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衣康酸M是化学合成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制备高效除臭剂、粘合剂等多种化学产品。衣康酸可经过下列反应路线得到(部分反应条件略): (1)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与M属于同类且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①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