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设NA为阿伏加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通入足量的石灰乳制备漂白粉,转移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7g甲基(-14CH3)中所含的中子数为9NA D.4.6g金属钠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NA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
3. 难度:中等 | |
有以下四种物质:①标况下11.2LCO2 ②1gH2 ③1.204×1024个N2 ④4℃时18mL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个数:③>④>①=② B.原子个数:③>④>①>② C.体积:③>④>①=② D.质量:③>①>④>②
|
4. 难度:中等 | |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现金星的大气层中含有三氧化二碳(C2O3),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H2O2、N2O4 B.石墨、氧气 C.H2SO4、HClO D.NaCl、Na2CO3
|
5. 难度:中等 | |
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的科学方法,以下分类合理的是 A.根据酸分子中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盐酸、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D.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
|
6. 难度:中等 | |
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下面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mol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g∙mol-1 B.双氢青蒿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14.2g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A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1mol
|
7.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1mol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 C.H2(g)→2H (g)△H=+436 kJ•mol-1 D.H2(g)+F2(g)=2HF(g)△H=-25 kJ•mol-1
|
8. 难度:中等 | |||||||||||||
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甲、乙、丙三组实验,三组实验各取30mL同浓度的盐酸,加入同一种镁、铝混合物粉末,产生气体,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1)甲、乙两组实验中,哪一组盐酸是不足量的?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 (3)混合粉末中Mg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
9. 难度:困难 | |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研究并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含量显得尤为重要。 (1)一定条件下,将2moLNO与2molO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下列各项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O2同时生成2molNO2 (2)汽车内燃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的反应:N2+O2═2NO,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在T1、T2温度下,一定量的NO发生分解反应时N2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反应N2(g)+O2(g)═2NO(g)的△H__________ 0(填“>”或“<”)。 (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难度:中等 | |
实验室要配制480mL0.2mol•L-1NaCl溶液,实验室只有含有少量硫酸钠的氯化钠固体,设计如下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2的名称为___________,判断试剂2是否过量的方法___________,操作3的名称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1,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配置溶液 (1)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化学仪器有________(填选项的字母). A.烧杯 B.500mL容量瓶 C.漏斗 D.胶头滴管 (2)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其质量为_________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加水至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线下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溶液转移到500mL 容量瓶中; ④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⑤用少量的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如果实验过程中缺少步骤⑤,会使配制出的NaCl溶液浓度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
11. 难度:困难 | |||||||||||
某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课外活动,邀请你参与: (1)研究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设计如下方案:
①写出II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发现只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生成,水溶液中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经过小组同学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发现在生成三类物质后,导致一个共同的结果,于是得出结论:溶液中复分解型的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某些______________的方向进行(与溶液混合的瞬间相比). ④小组同学进一步深入思考,发现上述问题其实质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问题.请你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对③中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研究H2SO4、KC1、NaHSO4、NaN03、Na2C03、NH4C1、NaOH的性质?设计方案为: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具体如下: ①根据方案进行分类时,经实验测得KC1、NaN03,溶液的pH=7; H2SO4、NaHSO4、NH4Cl溶液的pH<7; Na2C03、NaOH溶液的pH>7. 由此有的同学按分类法思想把H2SO4、NaHSO4、NH4Cl都划分为酸类,请你运用中学化学相关理论判断这样划分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NaHS04、NaN0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和无色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1.12L,则被氧化的物质为__________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③某同学在用H2S04鉴别NaN03、Na2C03、NaOH溶液时,Na2C03很容易鉴别,但鉴别NaN03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限用上述另外六种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案帮忙解决这一难题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