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两种粒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化学性质就一定相同 C.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或简单的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
3. 难度:中等 | |
短周期元素X和元素Y,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和水反应 B.和硫酸反应 C.和氢氧化钠反应 D.和氯气反应
|
4. 难度:中等 | |
已知115号元素的一种核素为289X,下列有关115号元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八周期 B.该115号的元素的这种核素的原子中,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4 C.1个115号元素的原子与1个12C原子质量之比为115︰12 D.115号元素可显+5价
|
5. 难度:中等 | |
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①Cl2与H2S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②受热时H2S能分解,HCl则不能 ③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 ④HCl是强酸,H2S是弱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6. 难度:中等 |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7. 难度:中等 | |
应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可以预测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六周期第ⅢA族的元素Tl,其氢氧化物的碱性比Al(OH)3弱 B.卤族元素At的单质为有色固体,AgAt可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D.H2Se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结论正确的的是 A.微粒半径:K+>Al3+>S2->Cl- B.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C.酸性:HClO>H2SO4>H3PO4>H2CO3 D.金属性:K>Ca>Mg>Be
|
9. 难度:中等 | |||||||||||||||||||||||||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某些化合价见下表
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单质能将E从HE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A>B C.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J>H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H>I>J
|
10. 难度:中等 | |
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同周期。已知常温下单质A与E的状态不同,D的核电荷数是B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单质F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D、E两种元素仅可组成化学式为E2D的化合物 B.原子半径:E>F>C>D C.F与D形成的化合物性质很不活泼,不与任何酸反应 D.元素的非金属性:D>C>F>B
|
11. 难度:中等 | |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四种元素的电子层数之和等于10,且它们分别属于连续的四个主族;②四种元素的原子中半径最大的是X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和X位于第二周期 B.Y和Z分别是Al和Si C.W和X分别是O和F D.Z的金属性可能比X的金属性强
|
12. 难度:中等 | |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盐,由此可知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比较元素形成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X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
13. 难度:中等 | |
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 kg,一个12C16O2分子的质量为b kg,若以12C16O2中的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则12C16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2b/(a-b) B.32b/(b-a) C.16b/(b-a) D.8b/(b-a)
|
14. 难度:中等 | |
A、B分别为第三、四两周期同一主族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①若A为IIA族,其质量数为x,则B的质子数为y。②若A为IVA族,其质子数为m,则B的质量数为n,则y和n的值是 A.(x/2+18)和(2m+18) B.(x/2+8)和(2m+18) C.(x/2+8)和(2m+36) D.(x/2+18)和(2m+36)
|
15. 难度:中等 | |
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用K35ClO3与H37Cl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6e- B.生成物KCl中只含35Cl C.KCl中既有35Cl又含37Cl D.生成的氯气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3.3
|
16. 难度:中等 | |
将02 mol KMnO4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后生成a mol O2;将剩余固体与过量浓盐酸混合加热又生成b mol Cl2,此时锰元素均以Mn2+形式存在。若a+b=m,则m的值可能为 A.030 B.035 C.040 D.050
|
17. 难度:中等 | |
A、B、C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B和C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原子序数的3倍,B和C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试回答下列问题: (1)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由A和B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 (2)B离子半径_____________C离子半径(填“<”或“>”),B和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合物X由元素A、B、C组成,写出X的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18. 难度:困难 | |
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X、Y、Z三种气体单质,组成这三种单质的元素分别位于不同的短周期。在一定条件下,X与Y化合生成M;X与Z化合生成N;M能与N化合生成A。实验室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X、Z和M(夹持装置已略)。 (1)X、Y、Z三种单质分别是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制取X、Z、M的发生装置分别是(填写序号):X________,Z________,M________。 (3)已知Z能与M在常温下反应生成Y,同时有白烟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
19. 难度:中等 | |
由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四种粒子,1 mol粒子内质子个数分别是9NA、10NA、11NA、18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这四种粒子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上述顺序)。
|
20. 难度:中等 | |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①X、Z同主族,Y、W同主族;②X、Y可形成两种化合物X2Y和X2Y2;③X2W和WY2之间可发生反应生成W单质;Z2Y2和X2Y之间可发生反应生成Y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符号:X__________,Y__________。 (2)W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由X、Y、Z、W四种元素中任选三种元素分别构成两种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与Z2W反应生成W单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中等 | |
(1)已知An+、B(n+1)+、Cn–、D(n+1) –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它们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用 (2)等质量的2H2O和1H2O所含的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_,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等物质的量的2H2O和1H2O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氢气的质量比为_________,转移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
|
22. 难度:中等 | |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1)开始反应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12.8 g铜跟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铜消耗完时共产生NO2、NO的混合气体4.48 L (标准状况下)。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得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