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太平洋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福岛一座核电站四个机组发生爆炸,造成具有放射性物质碘﹣131(原子序数53)等发生泄漏,引发核危机,在我国部分地区还引发抢购碘盐的闹剧.下列有关碘说法正确的是 A.131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B.我们平常食用的加碘盐就是含有碘单质的食盐 C.卤素F、Cl、Br、I中,I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都最小 D.碘单质易升华是由于碘原子半径大,共价键键能小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 B.NCl3 C.PCl3 D.CHCl3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叙述正确的是 A.过渡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B.根据构造原理、泡利原理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预测未来的第八周期包括的元素的种类有64个 C.合成新型农药可以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区域探寻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 IIA元素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相同温度下,在容器Ⅰ和Ⅱ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I,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关于反应起始时容器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活化分子数比Ⅱ中多 B.Ⅰ中活化分子数比Ⅱ中少 C.Ⅰ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比Ⅱ中少 D.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相等
|
6.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0mol/L 的Na2CO3溶液中:c(H+)+c(Na+)=c(HCO3﹣)+c(CO32﹣)+c(OH﹣) B.1.0mol/LNH4Cl溶液: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
7. 难度:困难 | |
如图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由图甲可以判断:对于反应aA(g)+bB(g)⇌cC(g),若T1>T2,则a+b=c且△H<0 B.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 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C.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 D.图丁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
8. 难度:困难 | |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H=+Q2 kJ•mol﹣1则Q1、Q2的关系为 A.Q1<Q2 B.Q1>Q2 C.Q1=Q2 D.无法确定
|
9. 难度:困难 |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42﹣、Cl﹣ B.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CO32﹣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Mg2+、Cl﹣、I﹣
|
10.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为对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
A.选项A B.选项B C.选项C D.选项D
|
11.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隔板M和活塞N均可无摩擦地左右移动.向甲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向乙中充入4molNH3,此时M、N的位置如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M、N不再移动时,甲、乙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时,若M停在3处则N停在9处 C.平衡时,乙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是甲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达到平衡后,再向甲中充入1molHe,重新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
12. 难度:困难 | |
已知CuSO4溶液分别与Na2CO3溶液、Na2S溶液的反应情况如下: (1)CuSO4+Na2CO3 主要:Cu2++CO32﹣+H2O→Cu(OH)2↓+CO2↑次要:Cu2++CO32﹣→CuCO3↓ (2)CuSO4+Na2S 主要:Cu2++S2﹣→CuS↓次要:Cu2++S2﹣+2H2O→Cu(OH)2↓+H2S↑ 下列几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Cu(OH)2>CuCO3>CuS B.CuS>Cu(OH)2>CuCO3 C.CuS<Cu(OH)2<CuCO3 D.Cu(OH)2<CuCO3<CuS
|
13. 难度:困难 | |
草酸是二元中强酸,草酸氢钠溶液显酸性.常温下,向10mL 0.01mol•L﹣1 NaHC2O4溶液中滴加0.01mol•L﹣1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V(NaOH)>10 mL时,c(Na+)>c(C2O42﹣)>c(HC2O4﹣) B.V(NaOH)<10 mL时,不可能存在c(Na+)=2c(C2O42﹣)+c(HC2O4﹣) C.V(NaOH)=10 mL时,c(H+)=1×10﹣7 mol/L D.V(NaOH)=0时,c(H+)=1×10﹣2 mol•L﹣1
|
14. 难度:困难 | |
天津是我国研发和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基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钴(LiCoO2),充电时LiCoO2中Li被氧化,Li+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LiCoO2+C6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O2 C.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
15. 难度:困难 | |
早在1807年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得钠 4NaOH(熔) 4Na+O2↑+2H2O;后来盖•吕萨克用铁与熔融氢氧化钠作用也制得钠,反应原理为:3Fe+4NaOH Fe3O4+2H2↑十4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氢氧化钠制钠,阳极发生电极反应为:2OH﹣﹣2e﹣=H2↑+O2↑ B.盖•吕萨克法制钠原理是利用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C.若戴维法与盖•吕萨克法制得等量的钠,则两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也相同 D.目前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法制钠(如图),电解槽中石墨极为阳极,铁为阴极
|
16. 难度:困难 | |
在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aA(g)+bB(s)⇌cC(g)达到平衡后,A的转化率a(A)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c B.若T2>T1,则该反应在高温下易自发进行 C.△H>0 D.若T2<T1,则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17. 难度:困难 | |
物质的量均为0.1mol的A1C13、CuC1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电路中共转移0.7mol电子 B.阴极得到的气体物质的量为0.35mol C.阴极质量增加3.2g D.铝元素以A1(OH)3的形式存在
|
18. 难度:中等 | |
某电化学装置如图(A为Zn,B为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是盐桥,则电子由B电极经外电路流向A电极 B.若X是铜条,则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Zn2++2e﹣═Zn C.若X是石墨条,则乙池溶液的PH不变 D.若X 是锌条,则A电极的质量会减小
|
19. 难度:困难 | |||||||||||||||||||||||||||||||||
亚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如果缺铁就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但是摄人过量的铁也有害.下面是一种常见补铁药品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该药品含Fe2+33%~36%,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与Vc(维生素C)同服可增加本品吸收. (一)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检测该补铁药品中是否含有Fe2+并探究Vc的作用:
(二)乙同学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测定该药品是否合格,反应原理为5Fe2++8H++MnO﹣4═5Fe3++Mn2++4H2O.准确称量上述药品10.00g,将其全部溶于试剂2中,配制成1000mL溶液,取出20.00mL,用 0.020mol/L的KMnO4溶液滴定,用去KMnO4溶液记录如下: (1)乙同学在计算时取用KMnO4的体积数据为 mL; (2)该药品含“铁”的含量是 (填数值,不需计算过程) (3)该实验中的试剂2与甲同学设计的实验中的试剂1都可以是 (填编号) A.蒸馏水 B.稀盐酸 C.稀硫酸 D.稀硝酸 (4)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滴定管需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润洗,其操作方法是 .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 (填编号) (5)某同学做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测定其浓度,下列不当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待测盐酸溶液润洗 b.开始实验时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没有气泡,滴定结束生成气泡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无色变为粉红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待测液液润洗 e.锥形瓶在装盐酸后,又加了少量蒸馏水后滴定 f.若用含少量NaCl的NaOH固体配制标准溶液用来滴定上述盐酸
|
20. 难度:困难 | |||||||||||||
A、B、C、D、E五种前四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 (2)D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图是 . (3)A和B按照 1:1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化合物甲中 ①每个甲分子中含有 个σ键. ②甲气体常用作燃料电池的负极材料,写出在NaOH溶液中甲用作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4)A和C组成的固体化合物AC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写出固体化合物AC5 的电子式 . (5)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线规则”,即周期表中左上方与右下方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如Li和Mg,试写出向BeCl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1. 难度:困难 | |
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盐桥内是饱和KNO3、琼脂) I关闭K1,断开K2,当Y 是AgNO3、X是Fe(NO3)2,通电到5min时,银电极增重2.16g. (1)N是 极,此时若将甲烧杯中溶液混合均匀,则溶液的pH= (食盐水的体积为2L) (2)前5min内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此阶段内,丙中阳离子浓度变化情况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5min时停止通电,将甲、乙装置中的溶液全部混合在一起,从理论上讲,得到的沉淀最多是 g. II关闭K2、断开K1后,若电化学装置中的总反应式为Fe+2Ag+=Fe2++2Ag (4)X、Y应该分别为 (填序号) A.Fe(NO3)2、AgNO3 B.FeC12、AgNO3 C.AgNO3、Fe(NO3)2.
|
22. 难度:困难 | |
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选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生成0.4molH2O D.该体系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2)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改变条件 (填选项),可使K=1.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加入催化剂 (3)将2.4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