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应贴有的标志是( )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不锈钢 C.水银 D.硬铝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一致的是( ) A.纯碱NaOH B.硫黄SO3 C.铁红Fe2O3 D.苏打NaHCO3
|
4. 难度:简单 | |
4G网络让手机费起来了。手机芯片的核心是硅板,其成分是( ) A.SiO2 B.Si C.H2Si03 D.Na2SiO3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KNO3 B.CO2 C.Fe D.C2H5OH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硅酸盐的是 A.陶瓷 B.玻璃 C.水泥 D.玛瑙
|
7. 难度:简单 | |
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硝酸,这是因为浓硝酸有 A.还原性 B.氧化性 C.脱水性 D.吸水性
|
8. 难度:简单 | |
雾霾天气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下列有关空气污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雨的pH<5.6 B.SO2、NO2都能引起酸雨 C.雾霾一定是由汽车尾气引起的 D.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煤、石油的燃烧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FeCl2 B.Na2O C.SO2 D.NO
|
10.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中下列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玻璃瓶中 B.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氧化钠保存在敞口容器中 D.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试剂瓶中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氨气可做制冷剂 B.氧化铝可做耐火材料 C.晶体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提供氧气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C.在量筒中配置100mL,1mol/L NaCl溶液 D.大量氯气泄漏时,尽量沿高处迅速离开现场
|
13. 难度:中等 | |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Cu2+、SO42-、OH- B.K+、Ba2+、Cl-、NO3- C.K+、Ca2+、Cl-、MnO4- D.Na+、CO32-、SO42-、H+
|
14. 难度:简单 | |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 B.NH3 C.SO2 D.N2
|
15. 难度:简单 | |
C60自被发现以来,已逐步应用到超导、材料等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60就是金刚石 B.C60属于有机化合物 C.C60的摩尔质量是720g/mol D.1mol C60完全燃烧生成22.4L CO2
|
16. 难度:中等 | |
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C.湿棉花的作用是给试管降温,防止炸裂 D.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O32-+ 2H+=CO2↑+ H2O B.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OH--+ H+=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 + 3Cu2+=2Fe3++ 3Cu
|
18.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钠在空气中燃烧,最终得到白色固体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物 D.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
19. 难度:中等 |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
20. 难度:压轴 | |
向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2+与Al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 1:1 C.2:3 D.3:2
|
21. 难度:中等 | |
氯气及含律化合物常被用来杀菌、消毒。 (1)我国多数地区的自来水厂使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是 ,用氯气杀菌、消毒后的水中含有Cl-,证明自来水中含有Cl-的方法是 ; (2)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制取消毒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剂是 ,1mol氯气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mol;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 (填名称); (3)使用氯水消毒不如用消毒液方便,原因是 。
|
22. 难度:压轴 | |
(I)电子工业常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电子厂用过的腐蚀液中含有Fe3+、Cu2+,可以通过下列流程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 (1)检验溶液中含有Fe3+常用的试剂是 ,证明Fe3+存在的现象是 (2)操作①是 ,C的成分是 。 (3)废液中的Fe3+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向B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4)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3. 难度:中等 | |
哈伯因为氨气的合成曾获得1918诺贝尔化学奖。 (1)实验室用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方法是 ;用试管收集氨气时,验满的操作是 ,证明氨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 ; (2)工业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氨气制取硝酸的流程是:NH3→NO→NO2→HNO3,NO与空气接触时的现象是 ;从得失电子相等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aNO2+bO2+cH2O=dHNO3,可知a:b= 。
|
24. 难度:困难 | |
A、B、C、D、E、F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六种纯净物,其中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B、C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F为单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是 ,它的一种用途是 观察A的焰色时,蓝色钴玻璃的作用是 (2)B的化学式是 C→ E的化学方程式是 (3)F在酒精灯上加热时的现象是 (4)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5. 难度:困难 | |
为对比Na2CO3与NaHCO3的性质,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盐酸,将两个分别装有Na2CO3或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Na2CO3或NaHCO3倒入试管中(如下图)。 (1)该对比实验要求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实验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泡沫灭火器是利用碳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O2。由上述现象分析,如果选用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种作为泡沫灭火器中的一种反应物,应选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6. 难度:困难 | |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气体的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性; (2)A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证明含有_____________气体;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结论的正确,原因_______________,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困难 | |
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氮气体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请计算: (1)生成硝酸铜的质量; (2)将生成的硝酸铜配制成500mL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
28. 难度:困难 | |
一定质量的铜与0.5L某浓度的稀硝酸反应,铜全部溶解,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L 1mol/L的NaOH溶液,此时溶液呈中性,铜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29.4g。请计算: (1)反应消耗铜的质量 (2)此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