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深入人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 污染 C.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3. 难度:中等 |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NA 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NA C.通常状况下, 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数目为NA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
5. 难度:中等 | |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B.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 C.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D.胶头滴管加水时,有少量水滴到容量瓶外
|
6. 难度:简单 | |
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方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氯水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阴暗处
|
7. 难度:中等 | |
氢氧化铁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A.胶粒直径小于1nm B.胶粒作布朗运动 C.胶粒带正电荷 D.胶粒不受重力作用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O32-、SO42-、H+ B. K+、AlO2-、H+、Cl- C.Fe2+、K+、H+、NO3- D.Al3+、H+、NO3-、SO42-
|
9. 难度:中等 | |
区别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方法是( ) A.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通入品红溶液 D.通入CaCl2溶液
|
10. 难度:中等 | |
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 A.KSCN B. BaCl2 C.NaOH D. HCl
|
11. 难度:中等 | |
检验干燥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混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化合物与小苏打溶液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的是( ) A.烧碱 B.硫酸氢钠 C.氢氧化钡 D.过氧化钠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
14. 难度:中等 | |
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杂质硫酸铜和硫酸铁,为除去杂质,提纯硫酸亚铁,应该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 A.锌粉 B.镁粉 C.铁粉 D.铝粉
|
15. 难度:中等 | |
将等物质的量SO2和Cl2混合后通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里,产生的现象是( )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褪色 ③有沉淀生成 ④溶液仍澄清 A.仅①和④ B. 仅①和③ C. 仅②和③ D. 仅②和④
|
16. 难度:困难 | |
某学生做如下实验:第一步,在淀粉-KI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第二步,在上述蓝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下列叙述中该同学对实验原理的解释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ClO->I2>SO42- B.若将Na2SO3溶液加入氯水中,氯水褪色 C.淀粉-KI溶液变蓝是因为I-被ClO-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 D.蓝色消失的原因是Na2SO3溶液具有漂白性
|
17. 难度:中等 | |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
18. 难度:中等 | |
金可溶于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Au+HNO3+4HCl=HAuCl4+NO+2H2O,关于上述反应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作氧化剂 B.HNO3被还原 C.王水有很强的氧化性 D. 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
19. 难度:困难 | |
将0.15molFe3O4完全溶解在足量稀硫酸中,然后加入K2Cr2O7溶液250mL,恰好使溶液中Fe2+全部氧化成Fe3+,Cr2O72-全部转化成Cr3+,则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05mol/L B.0.1mol/L C.0.2mol/L D.0.3mol/L
|
20. 难度:中等 | |
常温下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 B.Z元素在①③反应中均被还原 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 D.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是A2+、B-、Z-、X2+
|
21. 难度:困难 | |
有50mL某气体,可能含有CO2、O2、NH3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其通过浓H2SO4没有发现体积变化。通过足量Na2O2后,体积变为30mL,则该气体可能为( ) A.CO2为20mL,NH3为30mL B.NH3为40mL,O2为10mL C.CO2为30mL,O2为20mL D.CO2为40mL,O2为10mL
|
22. 难度:困难 | |
某溶液由Na+、Cu2+、Ba2+、Fe3+、AlO2-、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O2-、CO32-、SO42-、Cl-四种离子 B.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无法判断 C.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u2+、Ba2+、Fe3+ D.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
23. 难度:困难 |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C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Ca2++CO2+H2O=CaCO3↓+2H+ B.碳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CO32-+H+=CO2↑+H2O C.Ba(OH)2溶液中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Ba2++OH-+H++SO42-=BaSO4↓+H2O D.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2Fe2++4Br-+3Cl2=2Fe3++2Br2+6Cl-
|
24. 难度:困难 | |
铜镁合金9.2g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应中硝酸钡还原只产生10304mL(标准状况下)NO2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足量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16.51g B.23.82g C.24.84g D.17.02g
|
25. 难度:困难 | |
将铝粉与Fe3O4粉末配制成铝热剂(铝与铁的氧化物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产物是铁和氧化铝),分成三等份。①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1;②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完全,将反应后的混合物与足量的盐酸混合,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2;③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1=V3>V2 B.V2>V1=V3 C.V1=V2>V3 D.V1>V3>V2
|
26. 难度:困难 | |
Fe和Fe2O3的混合物15g,加入150mL稀硫酸中,标准状况下放出H21.68L,同时固体全部溶解。向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未见颜色变化。若向溶液中加入3mol/LNaOH溶液200mL,恰好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则该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2.25mol/L B.2mol/L C.0.6mol/L D.0.3mol/L
|
27. 难度:困难 | |
将128g铜置于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并微热。当铜片完全消失时,共收集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 (1)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该反应至少需要量取10mol/L的浓硝酸__________mL。 (3)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__________L,NO的体积为__________L(均为标准状况下)。 (4)将收集上述气体的容器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并向其中缓慢通入O2使其充分反应,若要使溶液恰好充满容器,则理论上需要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mol。
|
28. 难度:困难 |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NH4+、Fe2+、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为了检验它们的存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沉淀和滤液; ②向①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不溶解; ③向①的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未见白色沉淀; ④再取少量原溶液加入2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继续加入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 (1)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为进一步确定该离子是否存在,该同学还应补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_。
|
29. 难度:困难 | |
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2。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为注明)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 A.具有丁达尔现象 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纯化 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 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
30. 难度:困难 | |
(Ⅰ)实验室中盐酸的用途十分广泛,常用来制备气体。 (1)某小组同学欲配制230mL0.4mol/L盐酸,则需取用4mol/L盐酸_________mL,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筒、烧杯、胶头滴管。 (2)下列实验操作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 A.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B.移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出刻度线,又倒出一些 D.量取溶液时,仰视刻度线 E.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Ⅱ)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得到了氯气。已知Cl2和碱溶液在不同条件下,得到的产物不同,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A为氯气发生装置;B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溶液,并置于水浴中;C的试管里盛有15mL8%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D的试管里盛有紫色石蕊试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制取氯气时,在圆底烧瓶里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向圆底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氯酸钾是在装置B中进行的,装置B中制取氯酸钾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发现制得的氯酸钾产量偏低,原因是氯气中含有杂质,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请在装置图方框中画出上述实验还缺少的装置,并注明试剂。 (5)该小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但是如果将SO2和Cl2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则会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该小组同学想象的那样。请你分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